國際觀察台大陸篇 中國大陸軟實力 從經濟轉向共建

胡逢瑛 |2016.10.21
1604觀看次
字級

文/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過去二十年內,中俄解決了邊境勘界以及界河上珍寶島和黑瞎子島的領土爭議問題,使得中俄在二十一世紀的初期,邁向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現在中國大陸想解決南海領土爭議問題,倘若以兵戎相見,進行實際軍事占領的方式,就是魚死網破。

另外,日本年底期待俄羅斯總統普亭訪問,以商議和平協議簽署以及日稱北方四島歸還問題。

無獨有偶,菲律賓的處境與日本相近,儘管美稱美菲的軍事同盟關係是堅固如盤。然而,日本和菲律賓向俄中靠攏,是否意味著美國的自顧不暇?若非大陸方面釋出主動意願,菲律賓很難有信心能夠在南海仲裁案之後,緩和中菲關係。那麼,大陸的戰略意圖又是什麼?

首先,占據歷史高度:現在美國正值總統大選,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強硬表態,中國大陸是亞太不穩定因素,是缺乏歷史依據的。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大陸不是侵略國,是戰勝國。

因此美日同盟,並不能反映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秩序,只能說是美國維持亞太地緣優勢的布局。中國大陸從歷史因素當中,找到南海九段線的領海邊界,但因這涉及到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台灣和汶萊的實際占領問題,確認領土歸屬或是共同開發,都需要具體的談判和簽署協議。

大陸的歷史論點與國際海洋公約的衝突,無法以排除中國大陸的方式來解決。

其次,確認中國大陸不是敵對國:美盟軍聯合軍事演習,似乎只能火上加油,並不能使中國大陸退卻,反而使爭議國家被迫與中國大陸對立,使國家間的合作機遇受損。一旦美國與中國大陸進行妥協的時候,這些小國往往轉身不及,喪失與中國大陸談判的籌碼與時機。

再者,強調命運共同體:亞太地區的爭議,無法以對立的方式解決,因為亞太的地緣政治和經濟是命運共同體,美國的軍事干涉,不具有道義上的高度。

對於屬於地緣互賴關係的亞太國家,並不需要冷戰式的經濟,那只是延續美國的地位而已,不能實際反映各個國家真正內部的需求,也不能使各個國家具有平等參與國際談判的地位。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訪中國大陸,提升了該國參與國際事務的獨立地位。

杜特蒂國事訪問定位在北京,對於菲國而言,意味著中國大陸在亞太地區霸主的地位,不是美國更不是日本。

以維繫和平的角度來說,中國大陸是最大贏家,菲律賓是第二贏家。為島嶼進行戰爭,並沒有真正的贏家,因為政客不能視人民為芻狗,反而讓美日成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投機者。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高規格接待杜特蒂,雙邊簽署十三項雙邊合作協議,這不能簡單看作為中國大陸的銀彈外交,中國大陸的軟實力,已經從經濟轉向共建,把菲國納入到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計畫,就是指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