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馬與五大力菩薩

文/林一平 |2016.10.18
2365觀看次
字級
拜訪京都國立博物館,圖中建物右為本館,左為新館。圖/林一平
作者與〈沉思者〉合影。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今年七月二十九日,我拜訪位於京都市東區的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Museum)。博物館包括兩棟建築:本館「明治古都館」,是片山東熊(一八五四—一九一七)設計的紅磚建築物(圖一右),並未開放參觀;二○一四年建造的新館平成知新館,由世界著名建築家穀口吉生所設計(圖一左),對面的噴水池旁邊豎立了羅丹的雕塑〈沉思者〉(The Thinker)。我在法國巴黎曾數度看到這座雕塑,也多次臨摹(圖二)。在展覽日本藝術品為主的京都國立博物館看到和日本藝術風格完全不同的〈沉思者〉雕塑,頗覺新奇。

京都國立博物館收藏的佛像雕刻精美,相當珍貴,數量亦多,令人目不暇給,可惜不准照相。許多日本訪客勤作筆記,拚命抄寫作品旁的說明。

來到京都國立博物館,我頗希望能見到坂本龍馬(Sakamoto Ryōma, 1836—1867)的遺跡,他一向被認為是京都的代表性人物。遺憾的是,坂本龍馬的文物並未放在常設展覽,而是在十月特別展覽期間才看得到(圖三)。我原先期待看到坂本龍馬鍾愛的日本刀,當中兩把長刀保存於京都國立博物館,而第三把為小太刀 (短刀),收藏於龍馬紀念館。

這把小太刀長五十二公分,刻有「五大力菩薩」字樣。五大力菩薩,即密教所信仰之五大力尊,為護持三寶,守護國土,呈忿怒形之菩薩。舊譯《仁王經受持品》曰:「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護持三寶者,我使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一、金剛吼菩薩,手持千寶相輪,往護彼國。二、龍王吼菩薩,手持金輪燈,往護彼國。三、無畏十力吼菩薩,手持金剛杵,往護彼國。四、雷電吼菩薩,手持千寶羅網,往護彼國。五、無量力吼菩薩,手持五千劍輪,往護彼國。」換言之,這把刀刻了這幾個字,期許護國除盜。

我對坂本龍馬的小太刀感到興趣,因為他喜歡用小太刀,勝於大太刀。有一個故事說明坂本龍馬思考靈活。他曾對一位土佐勤王黨朋友說:「今後在室內亂鬥的情況會變多了。我喜歡小太刀,小太刀靈活,比大太刀實用。」之後這位朋友帶了小太刀來見坂本龍馬,他卻掏出一柄手槍:「這比小太刀更具威力。」後來朋友帶了槍再來求見,這次坂本龍馬掏出一部《萬國公法》並說道:「手槍只能殺傷敵人,此書可以振興日本!」坂本龍馬與時俱進的思考模式,和日本古板嚴謹的思考方式格格不入。

坂本龍馬是提出日本國主張的第一人,他促成日本薩摩藩(海軍)及長州藩(陸軍)的結盟,終能扳倒幕府,奉還大政。薩摩藩的西鄉隆盛(一八二八—一八七七)很不習慣坂本龍馬的跳躍思考,埋怨他前天所說的和今天所說的不一樣,如何取信於人?坂本龍馬則認為君子從時,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彈性以對,才是君子之道。坂本龍馬獨自選擇自己的命運,任憑千夫指,我心唯我知。他將生命盡情燃燒,直到最後一刻。

江戶幕府末期時,坂本龍馬成立的「海援隊」演進成為日本遊輪(Nippon Yusen Kaisha),於一八九六年起開始有往返日本及美國西雅圖的航班。第一艘到達西雅圖的是蒸汽輪船三池丸(Miike Maru),在港口的埃利奧特灣(Elliott Bay)卸下茶葉。這些茶葉有一大部分是由剛被日本占領的台灣所生產的。

今年九月十日,我和妻子櫻芳來到三池丸下錨西雅圖港口之處憑弔(圖四),感慨坂本龍馬成立「海援隊」的遠見,以及其深遠的影響。《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坂本龍馬就如同博物館前的雕塑〈沉思者〉,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隨波逐流,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更不會牢牢不放,是「心無所住」;他能出入紅塵,救濟紅塵中的眾生,是「生其心」的五大力菩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