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騰訊也搭上數位金融熱潮,今年八月舉辦第二屆「無現金日」活動,只要用微信支付,民眾就可以獲得一定的現金獎勵。騰訊統計八天活動的使用情況,總結出一份數據,無論是參與人數、商戶數量,或是交易活躍度均創新高。累計全國近七十萬家商店,包括餐飲、超商、書店、超市、百貨等,超過一億人次體驗了微信支付,是去年的八倍多。其中,「無現金」支付最活躍的城市是北京,其次是深圳、上海、廣州、重慶、青島、蘇州、東莞、佛山和南京等。
中新社報導,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表的年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六月底,中國手機網民有六點五六億,其中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增長迅速,已達四點二四億,大陸民眾最常使用的是騰訊的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寶。
只要將銀行卡號與微信號或支付寶賬號綁定,手機就成了錢包,支付時,透過二維碼掃描即可支付。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戴險峰受訪時說,無現金生活連接了更多的商業服務和用戶,對傳統的消費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
至於哪些年齡層的人最喜歡「無現金生活」?今年奧美與知名調研機構益普索(Ipsos)針對八千一百八十名消費者進行調查,「九○後」學生和二十三至二十九歲的上班族是移動支付的生力軍,更習慣無現金的生活方式。超過百分之十二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出門「不帶錢」,近百分之三十五的年輕白領表示出門攜帶現金少於人民幣一百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二○一六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可知,二○一六年第一季,金融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的筆數達五十六點一五億筆,金額是人民幣五十二點一三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百分之三百零八點零八和百分之三十一點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