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中國人山河歲月礦業篇(16-4)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6.10.07 語音朗讀 19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董事長林雙龍(右二)領軍,開創台灣龍佑龍門銑床新格局。 ❶露天煤礦場:民國30年代,遼寧撫順市。開採煤礦的方式分為三種,其中以露天的方式來開採比地下開採更能有效率且經濟的獲得煤礦。 ❻爆破坑洞:民國20年代,遼寧鞍山市大孤山。在礦坑之間通常會以電車來運礦,為了使電車通行無礙,工人會利用某種特殊的電流裝置,先在山腹爆破坑洞,再進行挖掘,建成通道,以利運輸。 金屬的採挖和冶煉是為了製造工具之用,以提高生產力,因此各個文明的金屬使用歷史,幾乎就等於文明發展史的本身。中國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青銅器在此時成為區別階級的貴重金屬,只有王室才能擁有;早期的青銅器多為禮器、兵器,代表的是軍權、政權之崇高。夏商周三代,現今出土許多的考古遺物,足見青銅器在古代之地位,只是後來為鐵器所取代,由此可見礦業在中國歷史上的足跡。 礦業分類的金屬礦中,錫與銅的合金也就是青銅,熔點、鑄造性、硬度都比純銅要好,因而在三代相當被看重。據《考工記》記載,依照銅錫的比例不同,可製出不同物品器具,如:鐘鼎、斧頭、戟、刀刃、箭頭、鏡子等等物品,以其比例使青銅器的性能達到相應的使用要求。在三代以後,隨著煉冶技術進步,鐵漸漸在使用上占有主要地位。 另外,除了金屬外,燃料也是重要的採礦目的,最明顯的就是,煤礦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石涅」、「石墨」、「石炭」都曾是它的名字,一直到明朝才才稱之為「煤」。煤炭曾經被用來做成工藝品,在漢代以後才使用煤成為煉鐵的主要燃料。宋以後開始出現以採煤為生的農民,且由官府集中經營煤礦開採業。採煤通常伴隨著一些危險,高濃度的煤氣會使人中毒,還有水災、火災、爆炸的風險。後來人們利用煤而發明焦炭,並把它應用在鋼鐵冶煉工業,提高生產力;而煤燃燒後的灰燼也能用來做磚瓦等建築材料,在北京地區也常常使用煤球來取暖或作為做飯的燃料。 中國的礦產分布很廣,種類也相當豐富。總體來看,煤礦多分布在北方,東北的撫順有「煤都」之稱;石油與天然氣在西部與東部地區;華東、西南地區有大量銅礦;華北、東北的鐵礦則占全國的一半;雲南的「箇舊」是錫的最大礦區,被稱為「錫都」。其實中國很早就開始管理礦業,《周禮》中已有「掌金玉錫石之地」的官員,隋朝以前,礦權多屬國有,唐朝則開始有民營礦業。 自英國工業革命以後,煤炭前所未有地受到了重視,許多地區開始探勘煤礦,且盛行採煤業,除了一年比一年增加的傲人產量,隨之而來的礦災,以及工人們的患病及長工時,也讓社會要面對新的勞工問題以及開採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此一產業的興起,供養了許多非農業的人口。至於近代最重要的能源石油,民國期間始終沒有發現油源,直到1959年後才在黑龍江的大慶挖到石油,開啟了中國的石油時代。(吳濬伊撰文) 前一篇文章 【文化探源】 皮影戲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喜歡辦喪事的清朝王爺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3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4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7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2025.08.0109【紀實攝影】佛光山 晨昏光影 氣象萬千2025.08.0310【生活智人142】創意手表店老闆萊茲 學習當個更好的老爸2025.08.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寶島踏查】哈瑪星貿易商大樓【開啟與未來,宇宙首航──黃冠連創作個展】跨世紀的奇蹟【撫今追昔】天女維摩一朝雲【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聽媽媽的話【書藝心語】得到我心【遊藝筆記】凌霄花落半床書 作者其他文章民國的春節【時光走廊】老西貢的往日情懷 (4-2)【時光走廊】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11)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時光走廊】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8) 梁祝與黃梅調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