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絮語 空間與隱私

文/方梓 |2016.10.03
1472觀看次
字級

文/方梓

木柵線的捷運上,我對面坐著一位看起來像女大學生,低頭滑著手機,旁邊的位子是空的,木柵線的坐位比其他捷運線來得寬大,女大學生纖瘦的身材顯得那個空位特別的空蕩,下一站上來一對年輕情侶,男生先坐下那個空位,兩人身材都胖胖的,說著廣東話,不知是來自香港或中國,然後胖女生突然擠坐在男生與女大學生中間,形成兩個位子三個人坐。

雖然木柵線的座位寬鬆很多,可是坐了兩個胖子和一個瘦子,也成了肉貼肉的情形。突然那位女大學生彈跳式地站起來,乾脆把位子讓給這對胖胖情侶,這對情侶不但沒說謝謝,也毫無歉意,臉上反而有勝利和愉悅的表情。

我想如果我是那個女大生會怎麼處理這樣的狀況,是去責備這對胖情侶,不可如此不尊重他人空間,兩人位子不管多麼寬鬆都不該是三人坐,或是也像女大生一樣乾脆「讓座」?

想起二十多年前到法國,在巴黎搭地鐵,我們同行三人,一上列車找了位置,便坐下來,我旁邊是一位法國女士,我與她之間大約有十公分的空隙。我們才坐下來,她馬上往旁邊挪,空出一個人的位子寬度。初始,她的舉動讓我覺得彷彿被「種族歧視」,後來移居巴黎的台灣作家鄭寶娟才告訴我,巴黎人很重視空間和私密,排隊或搭公共運輸再怎麼擁擠也不會人貼人,去侵犯個人的空間權。

相對於人口稠密的亞洲國家,空間、位子有限,排隊絕對是人擠人前胸貼別人後背,因為害怕沒有位子、沒有名額。有一次從香港搭飛機到中國某個城市,排隊進入機艙,一群大陸人擠成一團,我身後操著某省分口音的男人更是整個胸口貼著我的背,呼吸氣息和濃烈的大蒜味在髮梢迴繞,我不斷地閃躲無效,甚至告訴他不要擠,都有座位,依然被他「黏住」直到我入座,入座後,我想:如果這時是法國人會怎樣?

因工作或專長常被招待出國或到外縣市,早期經常和陌生的文友、同行住同一間房,彼此隱私一覽無遺毫無私密空間可言,近年來好一些,但若遇「經費不足」還是得與他人同房,放棄隱私。這種情形在歐美國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在不重視個人空間的亞洲一些國家,卻是司空見慣。

還有些親友經常突如其來地到你家拜訪,不管你是否方便,也不管你是否願意,「等一下去你家」,就真的是「你家就是我家」地來了,完全忽略了空間的隱私。

除了不重視個人空間之外,打探隱私好像也是亞洲人的習慣;老中壯輩的人遇到年輕的親友,最喜歡問「幾歲了、結婚了嗎、幾個小孩、一個月賺多少錢?」而且天經地義地認為這是關心,遇到不婚不生的人還會苦口婆心地力勸要結婚要多生。

從年輕時,我就常被長輩、親戚問到「幾歲、在哪裡工作、薪水多少、結婚了沒、先生是哪裡人、做什麼的、有小孩了嗎?」現在則是「囝仔幾個?他們幾歲、做什麼、結婚了沒?當阿嬤了沒?」母親總是據她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地說出來,我就像個毫無遮蔽赤裸裸地站在親戚面前。母親認為不回應親戚的關心是不禮貌,而且會害她「歹做人」,為了讓母親好做人,我只好繼續當個沒有隱私的人。

〈本專欄每月第一周的周一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