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放下 就地放鬆

文/一行禪師 |2016.09.25
1587觀看次
字級
圖/王春子 「放下」的意思,是放掉「某樣東西」。這東西可能是我們心裡所想,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像是一個理念、感受、欲望或信仰。執著在這個理念上,會帶來許多不快與焦慮。我們想要放下,但是該怎麼辦呢?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圖/王春子

文/一行禪師 譯/張怡沁 圖/王春子

「放下」的意思,是放掉「某樣東西」。這東西可能是我們心裡所想,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像是一個理念、感受、欲望或信仰。執著在這個理念上,會帶來許多不快與焦慮。我們想要放下,但是該怎麼辦呢?

光是想要放下並不夠,我們得先認知到,這樣東西是真實的。我們得看得深一些,了解這理念的本質與源頭。因為理念多半來自感受、情緒,以及過往經驗,來自我們看到與聽到的事物。有了正念與專注的力量,我們可以看得更深,找到這些概念、感受、情緒或欲望的根源。正念與專注帶來洞察,而洞察能幫我們釋放這些心繫的對象。

此外,住在城市中的人,生活可能非常忙碌,環境十分吵嚷,汙染處處。我們甚至看不到月亮或星星,而人就困在都市中,想要找兩天遠離塵囂,到鄉間度假,但又無法實現,因為自己放不下一切。

某天,有個朋友來訪,他說:「這個周五我們去鄉下走走吧。」他非常擅長說服,於是我們答應了。上車之後,不到四十五分鐘,我們便將都市遠遠拋在後頭,眼前出現鄉間風光;接著,感受到微風輕拂,置身於開闊的空間裡,這帶給我們無窮喜悅。這分喜悅來自放下的能力,以及將城市拋在腦後。放下之後,便生出喜悅與快樂。

這時,我們應該拿張紙,坐下來,寫下我們能放下哪些事物。許多事物依舊綑綁著我們。我們感受不到喜樂,因為我們還沒學會放下。

(摘自《怎麼鬆》,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一九六○年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持續推動反戰運動。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一九七三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目前住在法國南部的禪修中心「梅村」(一九八二年創立),由僧俗弟子協助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禪師之一,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幸福》(Happiness)和《當下自在》(Being Peace)。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