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養性 化解情緒的五種觀想 文/心定和尚 |2016.09.25 語音朗讀 34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定和尚 號慧熙,雲林人,一九四四年出生。圖/本報資料照片 心定和尚常到各地演講,以淺顯易懂的故事與實例推動社會教化。圖/本報資料照片 念佛、禪定,可化解各種負面情緒。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心定和尚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不管是情愛的執著,還是後續衍生出來的憂鬱、煩惱、擔心或苦悶,都可以透過禪修來有效化解。而在禪定的過程中,對於各種情緒的掌控,會因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對治方法: 1 對於愛生氣、容易發怒(瞋恚心重)的人…… 對治法:用「慈悲觀」擴大自己的心量。 怎麼做:要培養慈悲心,必須先愛自己,然後發四願:「願我沒有敵意、願我沒有瞋恨、願我沒有障礙及衝突、願我處處能安住在快樂中。」自己從中獲得了力量後,還要把這分祝福給予三種人: ❶觀想你最尊敬的人(必須要和你同性別、在世者),例如老師或是父母,心裡自然生起崇敬與愛的感覺,再用四願祝福他,對他們散發慈心; ❷觀想跟你緣分不深的人,例如鄰居等沒有利益衝突的人,用四願祝福他們,對他們散發慈心; ❸觀想你的仇敵,就是你平常不想見到,甚至避不見面的冤親債主,也是用四願祝福他們,對他們散發慈心。 世間的一切都是互依互存,除了彼此尊重包容外,也要突破自我限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最後激起自我心中無限的力量,進而造就嘴角上揚的人生。 2 對於邪正不分、迷惑顛倒(愚痴重)的人…… 對治法:用「緣起觀」了解背後真相,做正確的判斷。 怎麼做: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證悟,就是在禪定中,以正思惟思考生命的流轉過程,並從中觀察到生命的緣起法,發現到因果法則(宇宙一切萬法共同法則)。如果你能了解事物的真相是緣起性空,就會知道眾緣和合的奧妙,也就能轉愚痴為智能了。 除此之外,也有人以正思惟「諸行無常」對治恭敬關(權力欲望),以正思惟「諸法無我」對治五欲染著,不過,這些也都必須了解緣起法則後,才能辦得到。 3 對於為情所苦、失戀(男女情欲糾葛)的人…… 對治法:用「不淨觀」斷除不正當的男歡女愛。 怎麼做:觀想屍體瘀青的狀態,接著浮腫、爛壞、生蟲、血水流滿地,到剩下骨頭和筋斷了,骨頭也一一分散了……如此一直觀想。一般男生看到美女,會去想像她的身材有多苗條、笑容有多可愛、頭髮多麼好看,講話聲音有多清脆柔和……愈想就愈喜歡,愈想就愈希望每天跟她見面,等於被她黏住了,這叫「情愛的染著」——這是引發輪迴生死的主要關鍵,也是強而有力的推動力,帶動著我們不斷投胎轉世。 如果想要遠離情愛的話,就要反過來想她的過失、她的不乾淨,想到她死了,或遭遇火災被燒得焦焦的;原本粉白細膩、白裡透紅的樣子,都是變得焦黑,如此就會生起恐怖、厭惡感。 畢竟,想入佛道的話,就得跟世俗反其道而行。世俗追求的是欲樂,這些都是假相,而佛法則是教導我們追求真實的、空性的、輕安的、自在的、快樂的。所以,要遠離以往世間貪念的境界,就必須試著觀想身體的不清淨、會發腐發臭、想像異性的種種過失,這樣子思惟,淫欲心自然就會降伏,情欲就能淡薄了。 4 對於自恃聰明、驕傲自滿(我慢心重)的人…… 對治法:用「界分別觀」(又稱界差別觀、界方便觀、分析十八界觀)打破內心的執著。 怎麼做:就是觀想自己與外界,都是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因緣和合所成。既然身體與外界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那有什麼好傲慢的? 5 對於身體一堆毛病、障礙重重(業障重)的人…… 對治法:用「念佛觀」強化自我療癒的力量。 怎麼做:念佛的方法有四種: ❶持名念佛:只是稱佛名號,外加身體的禮佛。 ❷觀想念佛:沒有實際的景像可以看,可依照《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在心中觀想阿彌陀佛的依報——極樂世界的景象。 ❸觀像念佛:事先看清楚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正報),然後在心裡想像這尊佛像的慈容,一直觀想到整個全身。觀想成就時,佛像會現身在眼前,為你放光、加持、灌頂、開示,這時才算達到了念佛三昧。 ❹實相念佛:對緣起法有所認識,也就是明白阿彌陀佛的身相是緣起的,無有自性,甚至淨土也是緣起的,無有自性。換句話說,不管是持名念佛也好,觀想念佛也好,觀想成就時心中所顯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佛也好,或者是阿彌陀佛真正的報身佛也好,統統是靠因緣而成立的,統統無有自性。因此,能夠對於佛的報身,或是佛的應化身來觀察緣起法,才可以契入實相,這個叫做實相念佛。 (摘自《心定自在──結合禪修的情緒管理十一堂課》,大立文創出版) 作者簡介 心定和尚 號慧熙,雲林人,一九四四年出生。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斯里蘭卡聖法學院榮譽博士。歷任馬來西亞龍華寺、美國西來寺、普賢寺、普門寺、佛光山寺住持、普門中學董事長,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人間福報》發行人,二○○五年榮獲台灣國家公益服務協會表揚「第五屆國家公益獎」。目前擔任泰國佛光山泰華寺住持。 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六日參加佛光山開山動土大典,從此結了一生奉獻佛光山的因緣。一九七一年畢業於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一九八一年進入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研究兩年,結業後,曾代替星雲大師於東海大學教授「佛教與人生」課程。 一九八五年開始,心定和尚走向國際弘揚佛法,迄今足跡已遍及四十多個國家地區,並經常到全台各監獄為受刑人舉行三皈五戒,同時到各級學校、政府機關、企業團體、軍隊官校等處講演,以淺顯易懂的故事與實例推動社會教化。此外,心定和尚擅長梵唄唱誦、填詞譜曲,也將佛教根本思想改編為琅琅上口的詩偈歌曲,曾有同參道友讚譽他:「舉凡工程建設、講經弘法、讚頌梵唄、填詞譜曲、語文才藝,無不專精,可說是十項全能。」 心定和尚主修《金剛經》法門,注重禪定,主張空性修習,深受信眾們的肯定與愛戴。近年在融合南北傳佛教的任務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有著許多重要的貢獻,備受國際佛教界肯定。 前一篇文章 學會放下 就地放鬆 下一篇文章 自我修練 修行即修心,禪法即心法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小說賞讀】引路人:特納【職場心法】同理自己 也同理他人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我的密行【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啟建佛光山泰華寺【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恭迎佛牙舍利來台【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 大師也來過堂【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 接任佛光山第五六任宗長【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 我和馬來西亞佛教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