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 廈門市博物館的德化白瓷 文與圖/林政儀 |2016.09.07 語音朗讀 39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展場一景。圖/林政儀 清代德化瓷名家「博及漁人」所作〈觀音大士坐像〉。圖/林政儀 清代德化瓷文殊菩薩造像。圖/林政儀 文與圖/林政儀 今年盛夏的廈門是酷熱的,步出機場迎面而來的,是耀眼陽光。一日近午,與友人驅車來到廈門市博物館參觀,站在體育路的入口,望見偌大的館區,一時無所適從,待找到館區平面圖立牌,才得知廈門市博物館是由七個展館所組成的一大園區。 廈門市博物館從一九八三年開始籌設,舊址原位於鼓浪嶼板橋林家林鶴壽所建的八卦樓,直至一九八八年正式開館;但開館後沒幾年,對於日益增加的展務,八卦樓實在不敷使用,為了提供更完備的展覽空間,二○○七年廈門市博物館正式遷至廈門文化藝術中心,成為一座廈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區內坐落廈門博物館主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廈門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思明破獄鬥爭陳列館、陳化成紀念館、陳勝元故居,共七個展館。 廈門博物館主館中的德化瓷常設展,是我與友人企盼已久的展覽,驅使我一探究竟。 「德化瓷」之名,起因於德化瓷燒造的窯口,位於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而得名。德化瓷的燒造始於宋,盛於元、明,而衰於清;據元代《安平誌》記載:「白瓷出德化,元時上供。」另外,元代義大利著名旅遊家馬可波羅的名著《馬可波羅遊記》中記有:「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即德化),製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宋、元之際,德化窯仍以生產碗、盒、瓶、爵、杯、洗等用器為大宗。 明代是德化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深受歐洲國家的喜愛,法國人更推崇明代德化白瓷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e)」,這起因於德化白瓷的成品質地綿密,通體似玉剔透亮白。清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蘭浦著《景德鎮陶錄》出版,書中對德化窯記有:「自明燒造,本泉州府德化縣……稱白瓷,頗滋潤,但體極厚,間有薄者,惟佛像殊佳。」 明代晚期德化窯燒造技術已達巔峰,名家輩出,尤以嘉靖、萬曆年間德化瓷大師「何朝宗」最為著名,其所塑造佛像形神具備,表情自然,服飾線條細緻,姿態柔美,被譽為絕品,為後世所推崇,在清乾隆時的《泉州府誌》載有何朝宗的一段記述:「何朝宗,不知何許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為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德化白瓷的如脂似玉、溫潤細緻、不施彩飾,從德化佛造像上直觀,令人有實性真如之感。 在現今廈門博物館常設展廳中的德化瓷作品,主要是以明、清兩朝的館藏為主,各式作品種類繁多,其中清代德化瓷名家「博及漁人」所作〈觀音大士坐像〉(如圖)法相莊嚴,甚是倍受關注,雖然博及漁人造像表現與明代何朝宗所作的唯美風格迥異,但高雅的格調卻體現了清代的審美觀及時代風貌。 近年,德化瓷因揚名中外考古學界的「南海一號」而倍受關注,「南海一號」為一九八七年發現於廣東省陽江市南海海域的宋代沉船,當年由於經費不足而未進行全面打撈,直至二○○七年五月八日打撈計畫才被啟動,隨著考古人員的逐層清理,「南海一號」才慢慢揭開沉封已久的歷史原貌。 二○一五年,「南海一號」上清理出總數超過六萬件的南宋瓷器,其中德化瓷數量約占二成到三成,且器形繁多,由此可見,德化瓷器在古代海上貿易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印證宋元時期德化瓷器隨著當時「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泉州港)」的興起而出口至海外。 歷年來世界各海域古代沉船的考古,有不少德化瓷的蹤跡。尤其韓國「新安沉船」從一九七五年至今,已逾四十年,今年七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四日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特展「從新安沉船尋見的寶物」,亦可見德化瓷的身影。韓國「新安沉船」的紀念展與遠在福建的廈門博物館中的德化瓷常設展,在此時遙相呼應,更完整了一部從宋元至明清的德化瓷輝煌史。 前一篇文章 【超級比一比】帝王的人生金句 下一篇文章 【佛經裡的閩南語】驚惶暴突六神無主即生狂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遨遊藝事】北京報國寺【遨遊藝事】京都天龍寺【遨遊藝事】 巴黎安吉麗娜茶館【遨遊藝事】 金閣鹿苑寺【遨遊藝事】 走進養心殿展【遨遊藝事】 巴黎居美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