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 廈門市博物館的德化白瓷

文與圖/林政儀 |2016.09.07
3875觀看次
字級
展場一景。圖/林政儀
清代德化瓷名家「博及漁人」所作〈觀音大士坐像〉。圖/林政儀
清代德化瓷文殊菩薩造像。圖/林政儀

文與圖/林政儀
今年盛夏的廈門是酷熱的,步出機場迎面而來的,是耀眼陽光。一日近午,與友人驅車來到廈門市博物館參觀,站在體育路的入口,望見偌大的館區,一時無所適從,待找到館區平面圖立牌,才得知廈門市博物館是由七個展館所組成的一大園區。

廈門市博物館從一九八三年開始籌設,舊址原位於鼓浪嶼板橋林家林鶴壽所建的八卦樓,直至一九八八年正式開館;但開館後沒幾年,對於日益增加的展務,八卦樓實在不敷使用,為了提供更完備的展覽空間,二○○七年廈門市博物館正式遷至廈門文化藝術中心,成為一座廈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區內坐落廈門博物館主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廈門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思明破獄鬥爭陳列館、陳化成紀念館、陳勝元故居,共七個展館。

廈門博物館主館中的德化瓷常設展,是我與友人企盼已久的展覽,驅使我一探究竟。

「德化瓷」之名,起因於德化瓷燒造的窯口,位於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而得名。德化瓷的燒造始於宋,盛於元、明,而衰於清;據元代《安平誌》記載:「白瓷出德化,元時上供。」另外,元代義大利著名旅遊家馬可波羅的名著《馬可波羅遊記》中記有:「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即德化),製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宋、元之際,德化窯仍以生產碗、盒、瓶、爵、杯、洗等用器為大宗。

明代是德化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深受歐洲國家的喜愛,法國人更推崇明代德化白瓷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e)」,這起因於德化白瓷的成品質地綿密,通體似玉剔透亮白。清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蘭浦著《景德鎮陶錄》出版,書中對德化窯記有:「自明燒造,本泉州府德化縣……稱白瓷,頗滋潤,但體極厚,間有薄者,惟佛像殊佳。」

明代晚期德化窯燒造技術已達巔峰,名家輩出,尤以嘉靖、萬曆年間德化瓷大師「何朝宗」最為著名,其所塑造佛像形神具備,表情自然,服飾線條細緻,姿態柔美,被譽為絕品,為後世所推崇,在清乾隆時的《泉州府誌》載有何朝宗的一段記述:「何朝宗,不知何許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為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德化白瓷的如脂似玉、溫潤細緻、不施彩飾,從德化佛造像上直觀,令人有實性真如之感。

在現今廈門博物館常設展廳中的德化瓷作品,主要是以明、清兩朝的館藏為主,各式作品種類繁多,其中清代德化瓷名家「博及漁人」所作〈觀音大士坐像〉(如圖)法相莊嚴,甚是倍受關注,雖然博及漁人造像表現與明代何朝宗所作的唯美風格迥異,但高雅的格調卻體現了清代的審美觀及時代風貌。

近年,德化瓷因揚名中外考古學界的「南海一號」而倍受關注,「南海一號」為一九八七年發現於廣東省陽江市南海海域的宋代沉船,當年由於經費不足而未進行全面打撈,直至二○○七年五月八日打撈計畫才被啟動,隨著考古人員的逐層清理,「南海一號」才慢慢揭開沉封已久的歷史原貌。

二○一五年,「南海一號」上清理出總數超過六萬件的南宋瓷器,其中德化瓷數量約占二成到三成,且器形繁多,由此可見,德化瓷器在古代海上貿易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印證宋元時期德化瓷器隨著當時「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泉州港)」的興起而出口至海外。

歷年來世界各海域古代沉船的考古,有不少德化瓷的蹤跡。尤其韓國「新安沉船」從一九七五年至今,已逾四十年,今年七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四日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特展「從新安沉船尋見的寶物」,亦可見德化瓷的身影。韓國「新安沉船」的紀念展與遠在福建的廈門博物館中的德化瓷常設展,在此時遙相呼應,更完整了一部從宋元至明清的德化瓷輝煌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