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傳真 法禁布基尼 歧視穆斯林?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 |2016.09.05
1188觀看次
字級

兩位法國武警在海灘強迫一名穆斯林婦女脫衣的照片,引來全球撻伐,法國最高行政法院也做出判決,推翻三十個蔚藍海岸城市對伊斯蘭婦女包裹全身連帽泳衣「布基尼」的禁令,但其中有二十個城市表明,不願接受裁決,挑戰法院的權威。

布基尼的設計,是讓伊斯蘭女性在海邊戲水或從事救生員等工作時,毋須暴露身體。為什麼以「自由、平等、博愛」奠定建國根基的法國,會為了布基尼鬧到這步田地?

有人認為布基尼是奴役女性的象徵,損害女權。但布基尼起源於澳洲,二○

○五年底,澳洲有個海邊城市爆發嚴重種族暴動,當地政府有感於必須協助澳洲穆斯林更加融入當地社會,積極培訓穆斯林救生員,卻苦無女性報名。

因此找來澳洲女企業家參與,改善了她為穆斯林婦女設計的泳衣,布基尼一炮而紅,許多年輕女性穆斯林救生員坦承,布基尼使她們能夠從事海邊活動。

易言之,與其說布基尼奴役女性,不如說布基尼使穆斯林婦女獲得解放。再說,強迫女人該穿甚麼或不穿甚麼,豈非對女性身體同樣的限制與傷害?可見女權說自相矛盾。

其次,主張禁令者認為,布基尼違反法國憲法的世俗精神。弔詭的是,為何除了伊斯蘭教外的宗教服飾,都沒有類似困擾?難怪法國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直指布基尼禁令,對基本自由嚴重而非法威脅,包括行動的自由、良知的自由及個人的自由。

也就是說,布基尼禁令只是拿法國憲法當藉口,掩飾民間對穆斯林日漸高漲的不安情緒。民調高達百分之六十四的法國民眾贊成禁止穿布基尼,顯示極右派勢力在法國抬頭,無形中不斷將種族歧視正當化,穆斯林社群首當其衝。

凡有理性者不免要問:穿著布基尼泳裝在海邊遊玩的穆斯林女子,為什麼會危害法國的國家安全?脫下布基尼就不危險?

近兩年來,法國頻遭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的恐怖攻擊,主流社會對穆斯林社群的憤怒及恐懼日深,但與其花納稅人的錢,讓警察在沙灘上騷擾穆斯林婦女,法國當局必須深入追問的是:為什麼許多土生土長的法國穆斯林會選擇極端主義,殘酷殺害自己的同胞?

為什麼穆斯林僅占全法國人口百分之五至十之間,但法國監獄的囚犯,卻有高達百分之五十至七十是穆斯林?如何防治國家監獄成為孕育極端主義的溫床?

此外,法國社會究竟出了甚麼問題,為什麼許多年輕的穆斯林會被摒棄在主流體制之外,走上雞鳴狗盜的犯罪之途?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布基尼論戰只是表面的喧囂,背後隱藏著挑戰,法國當局更應深刻而迫切面對的嚴肅課題。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