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央行)實施了有史以來的負利率政策,想要以重藥來治療已經失落了二十年的經濟榮景,但是轉眼半年過去,企業界期待的景氣復甦並不如預期。除了因為利率大幅調降,造成住宅貸款大幅成長、部分投資稍見熱絡,原本期待的日圓貶值效果並未出現,金融機關的收益,反而因利率降低而減半。
這個情況,值得多次模仿日本、逐步走向降低利率老路的台灣借鏡。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在今年一月決定實施負利率政策,這是日本有史以來出現的異常情況,與十多年前開始的零利率政策一樣,都衝擊了日本的金融市場。
黑田信誓旦旦說:「負利率將刺激投資與消費,擴大經濟景氣,期待可讓物價上升率達到百分之二。」
日本金融市場利率,在央行祭出負利率政策後,急速下降,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十年國債,利率從百分之零點○四降到負百分之零點一,銀行住宅貸款利率也降到有史以來最低的百分之零點五。銀行真的很忙,忙著幫背負住宅貸款客戶,更換較便宜的住宅貸款合約。
房市投資也熱絡起來,一到六月的新屋施工數達二十萬戶,比起去年同期增加約百分之九。日銀幹部們笑呵呵的說:「住宅部門因負利率政策,出現好轉的跡象。」
企業界也感受到負利率的恩惠。具代表性的最大製造業豐田汽車、經營新幹線的東海旅客鐵道公司,在負利率後,都發行長達十年以上的公司債,獲得投資客青睞。銀行界都說,因為負利率關係,現在企業想要從市場籌措資金,變得相當容易。
不過,刺激實體經濟擴張的效果,卻不很明顯,實際上已經導入半年的負利率,並沒有出現刺激消費者物價上漲的跡象,日銀的預期與實際狀況,出現相當大的距離。
有兩個主要理由:第一是預估會出現的日圓貶值以及大量資金回流進入股市的狀況,並沒有出現。日銀在黑田東彥主事後,多次進行量化寬鬆,曾經帶來日圓大幅貶值與股市上揚好景,許多輸出企業業績,都獲得改善,一般家庭的家計改善,資產擴大,喚起社會的消費熱潮,因此本以為負利率的效果,應該會比以前明顯。
但事與願違,世界經濟局勢逆轉,中國大陸景氣減速,世界金融出現濃厚避險氣氛。熱錢開始尋找避風港,未走向預期的外匯與股票市場,日圓成了熱錢避險商場。
日圓不貶反升,許多企業沒有預料到,日圓會突如其來的快漲,造成四到六月的決算減益,家計、國債及銀行存款等,也因利率低下的強烈不安感,更造成消費萎縮。
另一個理由是,金融機關最大的收益來源,是存款與貸款間的利差,現在因為負利率的關係,利差縮小,造成三家主要銀行二○一七年三月預估結算,至少會減少共三千億日圓。
貸款利率雖然下跌,但貸款數目並沒有增加,大銀行七月的貸款餘額,是時隔三年九個月的低迷紀錄。
我看過日本泡沫經濟最盛的一九八○年代,銀行利率還有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沒想到一路下滑到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但是景氣依舊沒有救回跡象,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被譏評是強弩之末。
經濟是個活體,只是照著教科書上的原理操作,果然還是行不通,先進國家的日本,是一個最大的負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