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學生阿立披露自己的心路歷程,可看到國防大學管理系統,處理阿立愈快讓他離開學校愈好,既沒有投入真正輔導,更不願意站在阿立的立場,只要想辦法讓他離校,就是上策。
事後來看,這是切割做法,就像在班級經營中,有特殊學生,為了大多數正常學生的受教權益,讓這些特殊生離開教室,或與正常同學分隔,以免造成重大影響。
阿立所受的創傷,當然不單只有受教權被剝奪,更重要的是人格被刻意地扭曲。
軍人最重要的就是榮譽,當他肩章被師長拔除後,他像似被除籍的軍官,被「不名譽解職」,不但在學校不能抬頭,到社會一樣被註記著這段不光榮的紀錄。
沒錯,愛滋的傳染,是經過輸血等管道,阿立為何得到此症,是個人隱私,他也需要對自己負責。
然而,他的事件提醒我們:不能再用傳統切除、隔離、驅逐,把他丟回社會家庭,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心態處理。
幫助他,必要時轉介相關醫療單位,進行心理與前程輔導,讓一個正在成長的年輕人,深深體會軍中同袍的「親愛精誠」與真心關懷,比無情對待要好得多!
孔令信(台北市/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