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嘉雯
史湘雲與丫鬟翠縷在大觀園中拾得了一枚文彩輝煌的金麒麟,這不僅和她自己胸前所配戴的赤金點翠麒麟堪稱相配,同時背後還隱藏著一號身分特殊的神祕人物,同時牽涉到曹雪芹失落的文稿。這個神祕人物就是衛若蘭。
衛若蘭作為史湘雲婚配的對象,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卻未曾實際登場。論身家背景,他與神威將軍馮唐之子馮紫英,以及世襲一等將軍榮國公的後代賈寶玉,都是當時受人注目的王孫公子。
小說第三十一回,湘雲撿到金麒麟一段文字之後,出現脂批云:「後數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於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
何謂「草蛇灰線」呢?既是精讀文學作品所歸納出來的寫作準則,又是高明的作家所擅長運用的技巧,精妙之處就在於,初讀文字敘述時,看似平淡,好像僅僅描寫生活表面的細節瑣事,然而一旦深入玩味,探究文理背後的真意,我們將會發現一條甚至於多條伏筆,暗含其中。如果我們順著這些伏筆作通盤的體悟與分析,將會發現整部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其情節是如何被精心設計與安排。因為文章脈絡像是細灰點畫出來很隱約的線,雖然不顯著,卻是主題精髓所在,而且一直在表層敘事背後持續進行發展著,等到我們綜觀全局時,才會豁然領悟那是怎樣綿長且細膩的布局與鋪寫。
事實上,在《紅樓夢》第二十六回馮紫英自述臉上的青傷是日前在鐵網山打圍,教兔鶻給捎了一翅膀。這一段之上也曾有一段畸笏叟的眉批:「惜衛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嘆嘆。」可見脂硯齋和畸笏叟都曾親眼讀過今天已經不存的初稿,其中包括了衛若蘭射圃等片斷,於是我們又可以推測曹雪芹十年辛苦的撰述過程中,曾經思考過許多種不同的寫法,也許後來捨棄了衛若蘭射圃的文字稿。我們於此可體會到,寫作是一條多麼曲折而艱辛的道路!
作為《紅樓夢》中一個完全隱形,然而卻存在的人物,而且是曹雪芹原初的構想之一,衛若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史湘雲撿著了數十回後,衛若蘭射圃時所配戴的金麒麟,這是否暗示著史湘雲最終的婚配?畢竟第三十一回有「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之回目,則此處作為小說的伏筆,指涉將來有人與史湘雲白首偕老,這已是曹雪芹給予讀者的明示。
而打從《護官符》起,作者即對史家的家族氣勢即做了宮殿式的鋪陳:「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及至第五回「紅樓夢十二支曲子」中又有:「襁褓中,父母歎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究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史湘雲胸襟開闊、性格豪爽,從不將兒女私情放在心上,以她的家世與美貌,作者安排她配得一位有才有貌的仙郎,希望能夠兩情相悅、地久天長,以作為她幼年不幸的補償。
可惜,終究天不遂人願,這才貌俱佳的仙郎,不知何種原因,遠離了湘雲。作者鋪設衛若蘭這一伏筆的創作意圖,實在於說明人生一世,塵寰中陰陽盛衰、消長之勢,本屬自然,只要看破這一層,萬事也就無須太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