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輕人的對話,主要是對寶島前景推進可能的析論,豐富但參雜著許多憂心;站在高度平台上的青年,想著如何承先啟後,串接梳理台灣六十年的智識累積,試著爭取更多認同,攜手同儕開闢新世代的新道路,為更長遠的台灣前途,鋪架更紮實的根基。
台灣幾年前享有「亞洲四小龍之首」美稱,早已消逝於歷史洪流中,眼下徒呼負負之餘,能如何力挽狂瀾?
據媒體報導,有六十名台灣大學生在大陸的中國銀行實習,為期二十四天。機票、食宿皆由銀行安排,每天還有一百元人民幣的零用金。經由甄選錄取的六十人,分別派往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廣州及深圳的分行,有專人在專業及生活上給予輔導。
更大的圖像是:一個二億五千萬台幣等值的「台灣青年創業專項基金」已經成立,政策執行單位是國台辦,大陸各級政府皆參與其事。目前在各地已有二十一處掛牌的「台灣青年創業基地」,有些項目提供廠辦屋舍、生活費,甚至無償贈送三萬至三十萬人民幣不等的創業基金。
連教育部次長陳良基都說:「因為他們(中國)給的條件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