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商打AI大戰 找軟體工程師當軍師

編譯/謝汶均 |2016.07.23
1275觀看次
字級

編譯/謝汶均

圖/路透、美聯社、網路

隨著汽車業逐漸跨入人工智慧(AI)、自動駕駛和駕駛輔助技術等領域,技術純熟的軟體工程師也成為各家汽車大廠眼中的寶物。

知情人士指出,豐田汽車就快完成收購Google母公司字母公司(Alphabet)旗下兩家機器人公司的交易案,這兩家公司分別為美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和日本東京大學畢業生成立的新創公司Schaft。豐田汽車打算透過豐田研究所(TRI)進行這項收購案,TRI於今年1月在矽谷成立,專門開發人工智慧技術。預料這項交易將會動到TRI為期5年、總共1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

波士頓動力公司一直致力於研發兩足和四足機器人,這家公司還獲得來自美國國防部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的經費資助。Schaft的強項則在開發控制兩足機器人的軟體。

這兩家公司預料將能為豐田帶來約300位員工,協助豐田開發適用於日常生活的機器人。豐田將這類機器人視為推動公司未來成長的動力,並打算結合兩家機器人公司在工程領域的成功經驗,以改善豐田的自動駕駛技術。一位豐田代表指出:「客觀來說,Google在人工智慧領域仍然領先我們…我們必須反應更快、更努力,才能保有競爭力。」

豐田已請來前DARPA成員普拉特(Gill Pratt)領導TRI,希望這個擁有全球最頂尖軟體工程師的研究機構,能協助該公司改善其機器人部門。

TRI也從包含Google在內的多家美國資訊科技公司及研究機構,延攬許多工程師,並積極收購其他公司,收購的重點也以該公司的技術為主,而不是資產或生產線。

除了豐田汽車,許多汽車大廠也積極加入人工智慧的戰場。今年3月,美國通用汽車就砸了約10億美元,買下矽谷一家開發人工智慧和自駕車感應器的新創公司。日本本田汽車也計畫今年底於東京成立人工智慧的新研發基地,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專家帶槍投靠,並將新基地用於跨產業合作。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更與Google合作,進行開發實驗性汽車的計畫。

開發自駕車 車商失領導地位

這是Google首度與汽車公司合作生產汽車,雖只是實驗性質,但已讓許多對手冒冷汗。一名日本車商的代表說,在開發自駕車的過程中,車商可能失去領導地位。

汽車業已經開始投入影像辨識與機器控制系統,但仍極度欠缺深度學習方面的研究人員,而讓AI較有用的關鍵就是深度學習。AI權威東京大學副教授松尾豐表示,跟一般傳統的汽車製造不同,「汽車和機器人的進步將仰賴優秀的人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