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過蘇麗媚建議、幫助而受益的人跨足在島上各行各業,他們無不以感恩之心親熱的叫她一聲「May姊」,深知這位嫵媚女子曾是台灣電視界最年輕的掌門人,主導三立電視的品牌改造,成功打造叫好又叫座的《決定愛上你》、《真心請按兩次鈴》、《巷弄裡的那家書店》。
創新有韌性,兼顧信念與現實,從不固守原路的蘇麗媚攤開寫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對每一個任務都認真仔細地做好功課,使「非常用功」成為讓人深刻的印記外,急切和企圖心更溢於言表,不浪費時間抱怨,只永遠思考:自己可以再多做些什麼?不斷衝撞,以行動來尋找各種可能。
「說出台灣有溫度的好故事,讓社會文明和思想有更美好的進化!」回想創辦夢田的初衷,她說,全球華文市場崛起,台灣性格良善,屬於人情世故的獨一無二文化符碼「高度自由」,吸引了全世界人才進駐,做為進入中國市場重要的戰略位置。產業一旦多了文化識別性,有了土地故事內涵,在國際上更有能見度,那麼,努力的方向明確,而決定未來前途或潛力的關鍵當然也就不會落在「要不要去中國工作」這個命題上了。「只可惜,目前很多不友善的政策,例如缺乏鼓勵國外優秀學子前來就學的獎學金、便利的簽證和友善取得居留制度,讓我們失去了機會。」
蘇麗媚一直覺得,在這個數位匯流時代,創意產業販賣的早就不是「需要」,而是「想要」。就算買個馬克杯,消費者的理由也不是少一個杯子,而是喜歡這個杯子的故事。沒有使用者參與的創作,很難引起共鳴和認同,那顧客為什麼要買單?「說好故事」和終端消費者經營情感共鳴,已是進入市場的基本功課。
當然,素材本身的創造性需要發掘和體驗。她發現,台灣年輕人有兩個進步空間,一是產品或服務針對的顧客市場,一是擴張經營資源時所需要的資本市場。「年輕人有冒險性,在網路通達全世界的利基下,熟練的應用著數位科技和社群平台,創造各種過去我們根本沒想過的營運模式,而非只單純想著是否要去對岸工作。」蘇麗媚再強調,以中國為重要而非唯一腹地,來提供成長動能的新一代創業家,應該會逐漸取代上一代逐高薪而去的經理人。
畢竟,被延攬去成為組織的一分子,總是脫不了執行決策的被動角色,但是經營和拓展自己的品牌,卻可以充分發揮主導性和影響力。
實戰筆記
創意,然後呢?
❶先用誠意找到故事,把它說好,再來,選擇工具和媒材就只是途徑的問題了。
❷通常百分之九九的機率會先碰到失敗,成功的只有百分之一,所以要有心理準備,你肯定是那百分之九九。
❸因為在失敗上的累積,才是別人追不上的門檻。如果第一次就成為這百分之一,反而要很小心,不需要累積就得到的成功,等於也很容易被超越。
❹面對資本市場,絕不能在最需要錢時去找它,反過來說,一定要選在自己條件最好的時候,這樣才能把腰挺起來,對資本市場有自信地說:「雖然我需要你,但是我現在非常有價值。」
❺需要更多資源來完成下一個目標時,就要建立相對應的知識。
❻沒有人有義務支持你的夢想,你的創意最終是被市場淘汰,還是得到市場的養分成長,就看你願不願意,以及用什麼方式和它好好對話。
❼創意不值錢,值錢的是你如何把它呈現出來。
❽企業成長四個階段:新創、逐步成長、快速擴充與專業化。
❾思考才能創新,兼顧信念與現實,從在地角度出發。
❿能因勢利導,就是最佳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