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創成功基因 台灣姑娘闖上海 力求落地相融 郭士榛 |2016.07.23 語音朗讀 318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鷺偲文創」藝術總監小雨 圖/鷺偲文創提供 文創筆記本 圖/鷺偲文創提供 〈開著燈說話〉 圖/鷺偲文創提供 文/郭士榛 圖/鷺偲文創提供 二○一六年四月二十日台灣文博會正式開跑,在上海創業的鷺偲文創藝術總監小雨(本名簡美霜),特別返台看看台灣文創進展情況,「台灣文創博覽會從二○一○年開始,但今年我是第一次回台灣看文博會。」小雨是個認真的老闆,她花了三天時間觀賞華山、松菸和花博爭艷館三大展區,從地方傳統工藝、設計師設計到企業品牌的創意,不同類型的領域,各用各的方式努力呈現。小雨感慨表示,台灣人真的很聰明,年輕人創意多,但作品必須放大格局。 小雨說:「不是把圖像印在杯子、T恤上,或是圖案做成膠帶就叫文創,台灣的文創最大問題是故事說得太多,其實只要把創意重點展現出來,作品簡單不要複雜化,主要是準確的讓別人看到你。」 此趟返台,小雨期望能找到有創意的年輕人做為經紀的對象,但花了一天時間在花博爭艷館,看了上百位年輕人的作品,她傷感表示,年輕人作品中只有一位「紅豆姐姐」是用一粒紅豆成長故事感動到她,「其實我在年輕人眼中看到渴望被經紀人看中的眼神,但年輕創意人必須理解文創不是推展明星,而是要放低自己,長期發展藝術生命力。」 「我不否認,在華山、松菸展場內看到台灣創意的超實力,很多作品用文化來包裝,像是沖茶器、冊字筆架口紅磨墨條毛筆,都是讓生活有趣,平易近人的創作。」小雨說,台灣的文創是小而美,懂得放慢腳步的人才會認真欣賞,她回上海後計畫找一個空間,專門展示台灣的文創商品,讓台灣的創意能夠被看見。 三年靠臉書互動 「鷺偲文創」成立於上海田子坊,主要從事藝術經紀、新銳插畫、文創授權訂製禮品、藝術衍生品開發、品牌合作與藝術授權等。小雨不諱言「鷺偲文創」成立三年,可以在穩定中成長茁壯,就因為經紀了一位台灣插畫家廖芳鈺(Addie)。 「其實我並不認識Addie,只是在臉書上發現她以每日一幅創作做為生活日記,很有趣,觀察一陣子後,決定先定她的三十幅作品,沒想到她輕鬆詼諧的創作主題,放到鷺偲文創平台後,相當受歡迎,因為她的作品可以帶給粉絲無限幸福的正能量,像是在外面因環境嘈雜影響心情,或是交通不順讓自己充滿負能量,但只要看到Addie的畫,立即心曠神怡。」 於是小雨成為Addie經紀人,至今已累積她的畫作一百五十幅,並延伸出數種文創商品,在上海田子坊受到注目。 去年因受邀廣藝基金會為「二○一五兩岸小劇場」主視覺設計,讓Addie的創作由靜態跨向動態,小雨表示,她和Addie之間,三年來都是在臉書上互動,彼此是靠「尊重」和「信任」維持這份情誼,直到去年廣藝邀請Addie到上海會粉絲,她才第一次走進鷺偲文創展場,了解鷺偲如何用心經紀她的作品。 融入常民的生活 「現在中國大陸發展文創,正是機遇年,有很多空間和需求。」但小雨認為,年輕人想到大陸發展,千萬不要一頭栽進來,她建議年輕人可以先做背包客,或是參加旅遊團,到大陸遊走一番,感受下中國各地的風俗民情,用自己的「心」走一遍,千萬不要抗拒,重要是放大膽,不要怕吃苦,體驗當地生活。 小雨強調,千萬不要參加市集去擺地攤,市集就如同拼盤,如果遇不到喜歡你作品的人,買的人就不多,「在中國各城市對美學的認知差異大,只有融入當地生活,才可找到生存方式。」 至於企業想在此階段進入中國大陸發展,最重要是了解當地市場,商品要能融入常民屬性。小雨指出,她認識一位台商,到大陸發展二十年,堅持自己目標,生活方式是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別人,懂得和人締結關係。 「要有積極求生存的心,多參加當地人的聚會。」小雨說,內地人渴望學習的心很強,他們不受規範,思想無限發展,擁有台灣人所沒有的大格局,這也是台灣人要練就的功力。小雨說:「台灣人想往外發展,不一定要到大陸,但不論去任何國家都要壯膽走出去,更要力求落地相融,才會闖出一片天。」 十四年前小雨的老闆要和大陸一家公司合作,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家公司的情況,同時要談合作內容,「老闆看重我在美術、設計、攝影、行銷的專業,就派我進中國。」從那時開始在大陸職場拚搏,小雨覺得自己很有福報,一路走來都遇到好人,小雨和他們交往,也做交流工作,轉換自己語言和思想,也用最簡單方式將台灣文化傳達出去,這些生活經驗促使她想扮演把台灣藝術傳遞至中國的橋梁,才有意做經紀,進而踏入「文化創意產業」的領域。 台灣新銳藝術插畫師廖芳鈺 從外婆送的畫本開始 今年二十五歲的廖芳鈺(Addie)是一個喜歡旅行的熱血女孩,生活在樸實單純的五口之家,她超齡的異想世界與無厘頭的創作風格,能揪出了粉絲內心的小惡魔。為了實現夢想成為專業的插畫家,二○一一年開始每日一幅創作,她選擇最愛的插畫創作分享生活趣事。 小雨表示,Addie小時候都要到市場幫家人做生意,有人可能會覺得那個環境又髒、又臭、又亂,但Addie卻覺得市場工作很有意思,可看到人與人間的互動和笑容,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會出現一條魚、苦瓜、一根蒜。當遭遇不順時,畫作中一把剪刀剪斷一根蒜,代表不計較很多煩惱就「算」了,「魚」代表七秒鐘的記憶,易忘卻不愉快的事,她甚至把苦瓜畫在頭頂上,她說是「苦到頭了是代表苦盡甘來」,每幅畫都令人覺好玩,同時也發人深省。 Addie的畫作剛擺上「鷺偲文創」展場時,客人並不知道畫者來自台灣,但作品本身不受地域和年齡限制,引起參觀者關切,因為她畫作傳播方式不一樣;「用生活的減法,讓參觀者做自己思考的加法」,因而很多人由作品中聽到自己內心的話。小雨表示,「鷺偲文創」每天開門,只是把參觀者引至門口,但要不要敲門、開門進去,都由參觀者自己決定。 「鷺偲文創」在上海已推廣三年,以上海田子坊作為根據地,接觸客群不同,甚至有機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交流,這樣的碰撞,也會引來好奇心的朋友,因為Addie畫風簡單,但顏色豐富令人愉快。小雨表示,她和Addie間有著接近的磁場,都來自兒時的記憶,小雨將兒時外婆家田埂間白鷺鷥的美好回憶轉化為「鷺偲文創」的名字,而Addie將外婆送她畫本所練就豐富色彩的記憶,都用在一幅幅的畫作中。 隨著廖芳鈺畫作受到觀眾喜愛,在上海也累積出三千位粉絲後,小雨開始深思將畫延伸出文創商品,像是旅行咖啡包、掛畫、記事本、抱枕、眼罩等到D2 Place pop-up store。「Addie的畫作不貴,但可做藝術分享,買畫送禮是很好的祝福。」因而很多客人現在都會買畫當禮物祝福朋友,像是有一幅拼圖「祝福你找到新人生」,受到消費者喜歡。 很多朋友到展場喜聽畫中的生活故事,甚至小朋友都是忠實聽眾,小雨表示,「行銷目的是落地不只是宣傳」,當畫作故事發生效應,就被置入傳播,當落地和紀錄分享給客人,台灣創意就會無形中發芽。 前一篇文章 開放二孩2 生得起也要生得出 下一篇文章 兩岸產業觀察 虛擬實境 最夯商機改變世界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3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4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5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6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7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8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9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10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見證西夏王朝 融入佛教信仰【考古的故事】西夏陵 承唐仿宋的帝陵遺址朝向綠色低碳轉型【文創之旅】尋古訪今遊邯鄲太極之城 健體養心 去除浮躁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