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產業觀察 虛擬實境 最夯商機改變世界

 |2016.07.30
144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今年七月初,宏達電(HTC)宣布與日本知名軟、硬體與零售通路等領導品牌合作,以虛擬實境系統Vive進駐日本實體通路門市,提升消費者對Vive的關注。HTC北亞區總經理董俊良表示,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虛擬實境」(VR)不只是基於人性、技術、想像力,更是為了人們需求而存在。他說 VR 可以應用在醫療上,在手術前醫生可以根據病患3D的內臟血管資料事先進行研究與演練,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對企業來說,VR可以作為業者研發或消費者選購時的依據。宏達電VR新科技部門副總鮑永哲則說, VR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改變世界。

手術現場身臨其境

根據中新社報導,時下最夯的「虛擬實境」技術,果真席捲大陸醫學界。七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教學大樓的轉播室內人頭攢動。該院的年輕醫生和醫學生觀摩由仁濟醫院副院長、肝臟外科科主任夏強主刀的一台小兒活體肝移植手術直播。

與以往直播不同的是,這次直播是透過VR來展示手術的全景畫面。觀摩者只需戴上VR眼鏡,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身臨其境般地觀摩到清晰、立體的手術全程和關鍵細節,讓觀摩學習手術技巧的門檻大大降低。

據了解,在中國大陸要培養一名合格的肝臟移植醫師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和持續的磨練,由於教學資源短缺、臨床實踐機會缺乏是最大的障礙。如今透過VR技術的現場直播,很多無法在手術室裡親眼觀摩的年輕醫生和醫學生,只需要打開手機App,就可以觀摩到清晰立體的手術全程和關鍵細節,從而彌補原來手術教學的缺陷,縮短學習過程。

現場一位年輕醫生興奮地說:「以往我們很少有機會能夠觀摩到國際頂尖的專家主刀的肝臟移植手術。即使有視頻轉播,也會因為拍攝角度的限制,很難看清楚各種操作和配合上的細節。」他說,有了VR技術,每個操作細節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對提升手術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用VR治病露出曙光

此外,根據文匯網報導,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峰日前在一場「院長論壇」中發表新研究,他認為VR技術可以應用在社交恐懼症的治療,這是大陸首次將VR技術引入治療領域。

徐一峰研究的這項新課題,首先鎖定在社交焦慮障礙患者,他說:「VR技術在精神科治療領域的應用可能性是無限的,因很多精神科患者大腦中的病態思維很難真實再現,VR可望解決這個問題,並對患者加以訓練。」

「社交焦慮障礙」又稱為「社交恐懼症」,這類患者參與正常社交時會心跳加快、血壓增高、頭暈、口吃、發抖等,社交引發的痛苦讓不少患者無法正常學習、工作、生活。以往社交焦慮障礙的治療方法是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在心理治療方面,典型的行為治療是透過專業醫師的引導,讓患者想像某一社交場景,逐漸克服恐懼。

「藉助VR,可以創造醫師可控的、擬真的、患者可參與交互的虛擬社交場景,給患者沉浸式的社交體驗,提升傳統暴露療法的干預深度和效果。」上海翼多資訊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穎峰表示,這項研究將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和翼多公司攜手展開。

簡單就能開VR商店

虛擬實境不僅協助醫療,對於生活上的改變更是各個研發企業的首要目標。日前,阿里巴巴旗下淘寶首辦「淘寶造物節」,公開虛擬實境購物的技術「Buy+」。淘寶移動平台資深總監莊卓然表示,阿里發展VR是希望建立標準模組和技術,降低做內容的成本,將來會應用到影視、音樂和遊戲等相關項目。

陸媒報導淘寶一面收集用戶意見修改VR購物技術,另一方面已開始與MR(混合實境)業者Magic Leap開始研究新的應用,莊卓然坦言,VR、AR等現有技術外,下一步的MR確實更有潛力。

阿里巴巴於今年三月成立VR實驗室(GM Lab),「Buy+」採用宏達電的Vive,莊卓然說,主要是供消費者體驗、提出改進意見,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推動時間。他指出,VR實驗室不單單研究虛擬實境技術,還希望建立未來製作VR內容的標準。

他不確定何時會將VR實際應用到購物上,但希望建立消費過程中「真實又超出真實」的經驗,阿里期待找到「最簡單設備,最佳體驗」,但這還需要時間。

他也指出,VR不是只是拍一個商品給用戶看,MR還要用戶知道自己所在情境,才能完成好的購物,會積極強化這個購物體驗。目前VR實驗室已完成數百件商品模型,未來目標是開發標準化工具,使商家可以快速做出3D商品庫,讓「VR商店」像是開網路商城一樣容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