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堯威
我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即使在今天,很多傳統禮俗仍然發揮著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作用。「拱手禮」就是其中傳承久遠的一種禮節,有必要探討一下。
拱手禮在我國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據考證指出,從西周時期開始,同輩人之間已經行拱手禮了。由於拱手禮施禮方便,沒有先後之分,而且男女通用,所以廣受歡迎,一直沿用到今天。
行拱手禮時,男女是有別的,因為男為陽,尚左,女為陰,尚右,所以行禮時,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右手在外。但是如果凶喪之事,則反過來,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左手在外。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左手為善,右手為惡,所以左手在外右手在內,代表著「揚善隱惡」。
拱手行禮時,要求兩腿立直,上身直立或者微微前傾,這種挺拔的身姿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敬意。行禮時注目對方,目光流露出真情實意;拱手禮的敬誠之意,由此而生。
拱手禮雖使用廣泛,但還是有一定的場合要求,在正式場合或者是隆重的活動中,是忌諱行拱手禮的。
一般而言,拱手禮的使用範圍有:親朋好友及同事,大家齊聚一堂時,往往可以行拱手禮;此外,生日、婚禮等喜慶場合,來賓也可以拱手向當事人表示祝賀;還有,在告別或者是道歉時,也可以拱手表示。
當然,在行拱手禮的同時,還可以加上寒暄語,比如在喜慶場合,往往拱手的同時,加上「恭喜恭喜」等祝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