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之所 丹麥的心靈救生艇 文與圖/李清志 |2016.07.10 語音朗讀 17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從遠方遙望丹麥阿肯方舟美術館,綿延的建築體真的很像一艘乘風破浪的艦艇。圖/李清志 丹麥阿肯方舟美術館的咖啡店黑色的量體顯得十分突兀,有如輪船上加掛的救生艇一般。圖/李清志 《靈魂的場所》,大塊文化出版 文與圖/李清志 藤森照信的高過庵讓我想起丹麥阿肯方舟美術館的咖啡店,一個同樣是高懸上方的安靜空間。此美術館可說是丹麥最著名的現代美術館之一,雖非由世界級的建築大師所設計,而是由一位當年才二十歲的建築系學生朗德(Soren Robert Lund)奪得設計權,令人刮目相看! 阿肯方舟美術館建造基地位於海邊不遠處,設計建造之初,是希望建造出一種水邊停泊船隻的意象。事實上,若是從遠方遙望美術館,綿延的建築體真的很像一艘乘風破浪的艦艇。不過最近因為潟湖淤積,在美術館已經很難看到海邊的水面了,因此最近美術館正施作另一項工程,希望將周邊開鑿成運河水道,讓美術館成為孤島;屆時再利用入口橋梁進入館內,讓美術館成為名副其實浮在水面上的方舟。 美術館的設計是利用一道牆作為主軸延伸,好像方舟的龍骨一般,然後所有的空間從這道牆兩側長出,形成一座奇特的美術館。美術館最有趣、也是整個美術館最孤寂獨立的空間,就是美術館的咖啡廳。在美術館龐大白色量體中,咖啡店黑色的量體顯得十分突兀,有如輪船上加掛的救生艇一般。 我一直覺得美術館的咖啡廳有絕對的必要性,因為當我們在美術館沉浸於偉大美好作品時,總覺得有喘不過氣的壓力,過分的豐盛藝術饗宴讓人需要時間消化;來到美術館咖啡廳,讓自己有個安靜沉潛的空間與時間,重新咀嚼這些偉大的事物,也讓自己可以透氣重組思維。 我喜歡坐在黑色的咖啡廳裡,因為咖啡廳是玻璃帷幕所組成,所以其內部其實十分明亮,視野也極好,可以望見遠方的海面!這是整棟美術館目前唯一可以看到海的地方。在這個獨立的空間裡,思緒因為遠眺而顯得活潑有力,原本積沉的僵固框架似乎立刻被打破,所有的思考資料又突然可以隨意翻攪重新組合。 美術館咖啡廳作為「救生艇」的隱喻,似乎傳達了美術館咖啡廳的另類功能,意即是「腦部思考活動的救生艇」,我們太習慣於參觀美術館、學習美術知識與歷史理論,卻很難跳脫出傳統的思維,創造出另一種創作的想像。阿肯現代美術館的咖啡店不僅在造型上像是「救生艇」,它也成了我們在傳統嚴謹學術思維下的「心靈救生艇」。 我們的生活中,都需要為自己建造可以安靜心靈的茶屋,可能是一個房間、一個陽台,一個簡單的角落,或是喝一杯咖啡的咖啡館,在那個心靈的茶屋裡,讓自己安靜孤獨,尋回內心的平安與力量。 (摘自《靈魂的場所》,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李清志 建築學者、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美國密西根大學(Ann Arbor)建築碩士。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酷愛旅行、攝影、電影。以都市偵探自許,定期發表著作。 前一篇文章 成功之道 員工至上的凱勒赫VS.提倡精實創業的萊斯 下一篇文章 親子教養 當孩子學人說髒話時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小說賞讀】引路人:特納【職場心法】同理自己 也同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