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檢視勞動條件的合理性與公平性

 |2016.07.04
1563觀看次
字級

華航空服員透過罷工的行動,得到了公司經營階層全數答應其訴求。影響到華航的其他單位,甚至別家航空公司、公營事業、民營事業也開始蠢蠢欲動;期望能跟華航的空服員一樣,以罷工行動得到公司給予更多資源,或改善勞動條件。一時之間,國內各個工會,各個勞工團體,紛紛提出罷工或勞資協商之議,整個勞動環境不平靜。

不過有個職業類別的工作者不從流俗的反應,卻令人印象深刻,讓人感動。眾所周知,台灣的醫護人員是非常辛苦的一群人,他們無法納入勞保,工作時間既長又累,且天天面對生老病死這些人間最困難的情境,各界皆以「血汗醫護」稱之,可見其工作的艱難勞累。照理說他們是最有資格以罷工抗議工時太長,以罷工爭取更好的勞動條件的一群人,可是他們卻沒有這麼做。

在華航空服員「罷工成功」後,不少醫護人員反映說常有人問他們:你們也是被壓榨的一群人,怎麼不去罷工呢?難道你們是被虐待習慣了,「沒種」罷工嗎?在護理師的臉書粉絲團裡,有位醫護人員說出了心裡話:其實許多醫護人員不是沒想過罷工,但是如果醫護人員罷工了,病人怎麼辦?航空公司的從業人員罷工,頂多造成旅行交通的不便,乘客也可以緊急換到其他航空公司;可是如果醫護人員罷工了,影響的是病人的生命安全。

醫護人員並不是沒種罷工,而是不捨──他們捨不得看到病人因為醫護人員罷工而耽誤治療,影響病情,所以忍著、再忍著,始終沒辦法像其他行業的人,把罷工當作一個爭取權益的籌碼。但是他們對自身的工作與勞動環境確實存有許多不平,許多抱怨。

醫療主管單位面對任勞任怨的醫護人員,不能視而不見;勞動主管單位更不能柿子挑軟的吃。如果放任醫護人員的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小則愈來愈多個別工作者彈性疲乏,工作再也無以為繼;大則整個醫療體系出現系統性崩潰,組織崩壞無法運作。

因此當勞動者以華航空服員為學習目標,紛紛想要走上罷工之路時,政府、資方絕不能陷入「會吵的孩子才有糖吃」的迷思與陷阱之中。這個時候反而要對那些安靜,看來似乎安於現實的工作者,有更為敏銳的同理心與支持認同。他們或許是一群責任感特別強的人,因為看重自己的工作,所以不肯輕易在職場崗位上缺席;這樣的人是一個組織和團體中的寶,主事者應該要格外珍惜他們。在動盪的環境裡,他們是永續經營的中流砥柱,留住他們就如同穩住了組織的根基。

要知道罷工或是爭取權益慢半拍的人,也可能只是一忍再忍,並非對勞動條件甘之如飴。如果主事者未能查覺其需求,一旦過了臨界點,他們爆發起來往往如天崩地裂,破壞力更大,後果更不可收拾。

在罷工風起雲湧,勞資關係劍拔弩張之際,要留心那些按兵未動的人,他們可能是特別敬業、樂在工作的資產股,也可能是正在累積負面能量的地雷股。不論是哪種員工或職業團體,他們所得到的待遇,都不應該落後於會吵會鬧的那些人。請主管機關趁此機會,通盤檢視勞動條件的合理性與公平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