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童言
圖/童言
文與圖/童言
多年前和波蘭同窗在德國重逢敘舊,當服務人員上菜端來番茄醬時,她突然問說:「妳記得我第一次到妳宿舍吃飯,誤把辣椒醬當番茄醬沾,囫圇吞下的事嗎?」我想起她拿水猛灌的情景,笑得險些流眼淚。
我能吃辣,但也吃過辣椒的苦頭。記憶猶新的初體驗,是在捷克布拉格民宿煮飯時,我切了從市場買的淺黃長尖椒,和甜椒差不多大小,輕心以手指去除子後,又用手揉眼睛,結果,我眼睛一陣灼熱感,嚇得以為眼睛急性病變,後來才瞭解是辣椒子的威力;另外一回,則是近日做菜不慎摸到鼻子,燃燒灼熱的苦楚,比吃進嘴巴唇舌麻辣還難捱,難怪辣椒素會成為催淚彈的重要原料之一。
一日買菜,目光不覺被店家架上色彩繽紛的辣椒團團吸住,一口氣挑選四色的辣椒回家;本以為那款粉紅的是哈瓦那燈籠椒(Habanero),但我發現體型略長,懷疑它或許是印度斷魂椒(Bhut jolokia)。無論燈籠或斷魂,都是全球辣度特高的品種,我只敢切半烹調,更是小心翼翼不敢褻玩它的種子,眼、鼻雖僥倖逃過苦劫,然腸胃著實領教了它入肚後的厲害,不愧是愛辣族的挑戰。
辣椒家庭成員廣泛,從無辣的青、紅、黃、橘等甜椒,到極辣的斷魂椒,兩者辣椒素含量以史高維爾指標(Scoville scale)計算,竟有一百多萬的差別。不擅吃辣之人,對辣椒通常敬而遠之,但因辣椒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台灣農產品技術高,近年改良成一種無辣的小綠椒,深受主婦青睞,當菜炒來吃,既簡單又營養。
但愛吃辣的我,不辣哪夠味?還是我有輕微自虐症,才喜歡辣味從嘴邊散開麻麻的感覺?
材料:
新鮮小紅朝天椒20根、鹽1/2小匙、米酒醋2小匙、糖1大匙、油1-2大匙
作法:
辣椒放入水中煮軟,倒出瀝乾。
把煮軟的辣椒放進磨臼,加入鹽、醋、糖、油所有材料,連皮帶子磨碎。
磨成辣椒醬後,必要時,可加進一丁點滾開的熱水拌勻。
將完成的辣椒醬倒入玻璃瓶,蓋上瓶蓋。
放冰箱冷藏,約可保存兩星期。
小叮嚀:
裝罐的玻璃瓶,務必事先加熱晾乾後使用。嗜辣者可選用燈籠椒,數量減半如法炮製,做完徹底洗手,並且謹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