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走不動,只是累了嗎

文/劉建良醫師 |2016.06.18
12251觀看次
字級
「最近好容易累,尤其上次感冒後,整個人就沒了元氣,出門走一下子就要休息,起床一下子就累到要再回去睡,覺得自己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老人家這樣自怨自艾,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吧?圖/小瓶仔、本報資料照片
老年人運動處方 圖/小瓶仔、本報資料照片

文/劉建良醫師 圖/小瓶仔、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好容易累,尤其上次感冒後,整個人就沒了元氣,出門走一下子就要休息,起床一下子就累到要再回去睡,覺得自己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老人家這樣自怨自艾,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吧?

年輕人得了重感冒,整整一個星期才稍微好一點,之後持續咳嗽兩周,好不容易才恢復。即便剛痊癒,一時間難免還會覺得容易累、食欲不振、想睡覺、做起事來提不起勁。一樣的狀況在老年人身上也會發生,老年人恢復速度慢,有時還合併支氣管炎或肺炎,甚至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小小的感冒造成很大的傷害。

老年人一旦生了病,體能會下降很快,還常連帶影響食欲導致營養不良,或因為長時間臥床休息出現肌肉萎縮。病好了之後,人也瘦了一大圈,雙腿無力,甚至嚴重到無法自行走路,需要輪椅代步。

不要輕忽小問題

很多老年複雜疾病,都是從小問題開始。例如感冒、跌倒腰痛、肺炎或泌尿道感染,這些病症常會讓老人家感到疲累、精神不好,但因為不知道怎麼讓自己變好,於是就「自行決定」多休息。沒想到過度休息反而導致體能衰退,最後連起身站立都很困難,只能長期臥床不起。晚輩也因為對老人身體機能不夠了解,什麼都幫長輩做,只會把原本還算健康的老人,變成衰弱的老人;一衰弱就更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每下愈況,最後連進食與大小便功能都出問題,身體功能愈退愈快,不知不覺就步步接近死亡。

這種「感覺累了,就上床躺」的感覺,只要撐過去、持續量力漸進增加活動,並有家人朋友在旁給予心理支持與鼓勵,在初期大多是可以獲得化解的。多數老人的體力可以恢復到生病前的九成以上,甚至有些還比生病前的狀態更加好。

老年人的身體常會影響心理,活動不方便需要別人照顧的老人,心情容易低落,因為不想麻煩別人就懶得出門,因為怕人家嫌麻煩就自動減少社交活動。心理又回頭影響生理,活動量減少,恢復的狀況就更加緩慢,有時甚至沒機會恢復就惡化了。

給希望甚過吃藥

當老人身體狀況或行為改變時,先了解問題是出自心情還是體能上;心理問題如果不容易化解,適當的陪伴可避免情緒惡化。老人家最常見的情緒問題是憂鬱症,造成的原因少部分是因為家中發生重大變故,有些則是其他疾病的合併症狀,例如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腦中風與甲狀腺功能低下,都可能合併出現憂鬱症狀。心情憂鬱的老人家很需要陪伴,如果狀況比較嚴重,可以服用抗憂鬱藥物穩定情緒,有些人的憂鬱是因為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缺乏或不足,補充抗憂鬱藥物可以改善情緒低落,讓心情好一點。

如果是體能衰退造成的身體狀況改變,治療方法相對簡單,透過自主運動訓練體能,可以改善虛弱無力的疲累感,他人協助的被動關節活動是無效的,所以需要老人家自己願意運動才可以。

體能訓練,不只提升整體肌力跟耐力,當身體活動狀況有進步,自覺滿意度與自信跟著提升,社交活動也隨之增加,整體情緒狀態就變好了,所以身體與心理會互相影響。

幫助老人,很重要的是要給他一個目標,一個現階段能夠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建立,可以讓老人家有一個努力的方向。藉由逐步達成這些目標,一方面能培養老人家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增進體能,心理與生理的共同恢復,如此才能夠達到老人健康的目的。

老年人的運動,最簡單的就是每天散步三十分鐘,一天至少一次,兩次更佳,速度可以愈快、腳步愈大愈好,循序漸進,逐漸加快速度,甚至小跑步一下都好,重點是自己感覺到有一點點喘,但還可以接受的範圍。

時間盡量選擇溫度適宜的時候,過冷或過熱都不適合,所以寒冷的清晨與深夜,或是炎熱的中午,都不是好時機。如果老人有其他運動習慣,請盡量繼續維持,但要注意熱身運動,避免運動傷害。

如果天冷不方便出門,現在很流行的健身器材「固定式腳踏車」也很適合,尤其對於耐力不足的老年人,每天固定踩踏三十分鐘,可以訓練耐力,是很安全與健康的運動方式。詳細的運動方式,可以詢問值得信賴的老年醫學科或復健科醫師,依照個人不同的體能狀況,提供「客制化」的建議。(摘自《是老化還是疾病》,大塊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