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兄弟是熟悉柴米油鹽的「頭家」,也是擅長琴棋書畫的古物達人。圖╱楊祖宏
板橋的熱鬧大街上,有一家雖平淡無奇,卻也琳瑯滿目的雜貨店,施家兄弟從彰化移居到此開業近半世紀,街坊鄰居常看到老闆在廊前修繕已有歷史痕跡的寶貝收藏,都知道這家店其實並不尋常。
沒錯,靖海將軍的後代子孫,以「雙春齋」伴著老店,紀念曾在鐵路局工作的父親,「老人家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與文獻,我們做子女盡孝的方式就是以父親為名蓋紀念館,發揚光大。」施德雄說,篤信媽祖的施琅從湄洲媽祖廟帶來古媽祖黑面二媽安置在彰化鹿港天后宮,也成為兄弟倆收藏的機緣。從明朝傳下的聖母廟石雕媽祖像最為珍貴,保存不易,從商的兄弟因此將一面銅鏡放在紀念館中央,「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將此當作人生哲學。
是熟悉柴米油鹽的「頭家」,也是擅長琴棋書畫的古物達人,戴著老花眼鏡的施德雄擦拭著光艷奪目的觀世音菩薩像,神情異常專注,獻上普渡眾生的慈祥。他說,大盤雜貨生意曾在北台灣名震一時,但是隨著超市與便利商店的興起,潮流已遠,現在就是靠五十年經營下來的老顧客來穩定生意,而自己有工藝專長,抓得住文物的老靈魂。
認真向社會報恩的施德雄強調,拿出專業來自我提升,就是宗教精神。「除了謀生養家,才華是佛陀給予的,利人利己信念就是,維護先人的寶物,傳揚珍貴的文化。」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