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陸配與陸生的人權

 |2016.06.15
2041觀看次
字級

嘉義一名陸配因丈夫過世,遺願要她照顧老母和幼子。她申請居留,但移民署官員多方質疑「居留動機」及「可能逃跑」。家人透過民代陳情。依規定,外配在台四年就能取得身分證,陸配卻要六年,屢遭質疑「政策歧視」。

立院前天初審《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草案,藍委「奇襲」通過。若經三讀,陸配也將只需四年。綠委大為不滿;藍委說,因民進黨逢中必反,逼不得已,捍衛陸配權利。

陸配爭取權益多年,成立了「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台灣外籍配偶福利發展協會」等組織;更組建「中華生產黨」,希望透過團體力量,追求「反歧視、要公平」。

台灣是重視人權的國家,但陸配不能比照外配,被以「差別惡待」,除了「敵意」與「歧視」,很難找出其他解釋。民進黨平時暢談人權,遇到陸配就轉彎,難杜悠悠之口。

日前「公民記者」羞辱老榮民,藍綠一致撻伐,指自由國家應該反歧視。但綠營長期不放鬆陸配限制,心口不一。陳水扁執政時,更認為應限縮參政權,否則陸配未來將對選舉產生「親中」影響,擔心「外省人」變多了。

在台陸配已達三十多萬人,生活、生子,已視台灣為第二故鄉。她們表示「陸配不是敵人」、「不該成為政治犧牲品」,台灣是個有包容心、寬容心的社會,應接納這些「自己人」。

去年十二月,一百多名陸配到教育部抗議。因陸配子女來台依親就學,考上大學後,年滿二十歲卻因尚未取得長期居留權,被迫退學返陸。海基會首任祕書長陳長文稱「這樣的政策很不人性」,呼籲教育部讓陸配子女至少完成大學學業,且放寬長期居留額度。

陸生日前也批評「三限六不,一個都沒解鎖」,無法申請當研究助理,申請獎學金,更別提打工。陸生認為,健保是其他權利解鎖的基礎,陸生如要實習或當研究助理,都需要健保,希望至少健保先放行。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陸生的在台身分,視同「停留」,而非「居留」,因此無法像外籍生納入健保。修法案數次闖關,都被民進黨、台聯擋掉。移工待滿六個月就有健保;陸生卻無,覺得沒有得到尊重和平等。

二○一三年,民進黨首次舉辦在台大陸學生營隊,當時黨主席蘇貞昌說,希望讓陸生了解民進黨,也希望陸生多了解台灣民主化過程,對兩岸都有好處。學員之一的台大碩士生表示,不覺得大陸與民進黨間有不可化解的結。

政治歸政治,人民歸人民,不應遷怒無辜的升斗小民。有陸配說,她們不一定投票給國民黨,「如果民進黨對陸配好,陸配也會投給民進黨。」 至於陸生,生活於台灣,看到民主,得到進步觀念。返回大陸後,必將對大陸的民主化起一定的作用。但若受到差別惡待,對台灣的好感度降低,其實損失的是台灣。

民進黨曾說,政策上將善待陸生和陸客等,但「善待他人」是基本人性,當成政策,有些像是政治權謀。人與人間的情誼、情感,是很單純、質樸的;就是「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滿口人權,而無人性之善為基礎,只是口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