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廚房 跳脫傳統的粿粽圖/張翡珊
文與圖/張翡珊
下課鐘響,操場上滿是小朋友的吵鬧聲。
烹飪教室外牆圍滿了小朋友,期待渴望的互動聲:「哇~包粽子耶!好香歐!」頓時窗外傳來好多哇哇聲,而社大的學員則是滿頭大汗的學習包粿粽。
是的,到了包粽子的季節也表示夏天到了,夏季的課程即將結束了!
現在會包粽子的人已不多了,所有包粽的記憶都只停留在小時候。小家庭若是想吃粽子就用買的,或是家中長者做好吃、現成的。
有位年長的學員分享說:「少年媳婦要學,要不然婆婆不喜歡不會包粽子的媳婦。」
有位年輕的學員說:「我學會包粽子,今年要回去包給家人吃,跟家人說(炫耀)我會包粽子啦!」
在三小時課程中,可以看到老中青學員的互動,年長學員教年輕學員,從互動中傳承的意味濃厚,看了好感動喔。
咖哩餡料:
泡開香菇150g、豆干300g、豆薯100g、咖哩粉2大匙、液體油50g、鹽、糖、醬油、香油、白胡椒粉
作法:
冷鍋冷油放香菇炒香,加入豆干、豆薯放入醬油炒略上色再調味,咖哩粉拌勻,放涼即可。
二種外皮材料:
A:糯米粉500g、低筋麵粉120g、細砂糖40g
B:水450g(85℃)、紅麴飯80g(黑糯米飯90g)
C:液體油適量
作法:
❶將糯米粉、細砂糖、低筋麵粉拌勻。
❷取一鋼盆放入紅麴飯80g(黑糯米飯90g)。
❸將450g水煮至85℃,加入做法❶再拌揉成糰。
❹米糰揉好靜置30分鐘(靜置時不要讓米糰接觸空氣),再調整軟硬度。
❺外皮分成20個(約60g),咖哩餡分20個(約30g),比例為皮2:餡1,包餡整成圓形,抹上重油。
❻包在粽葉(勿包太緊,保留膨脹的空間)成粽型,完成後以小火蒸30分鐘即可。
小叮嚀:
❶ 紅麴飯不能加太多,口味會苦、顏色太深、米糰會軟。
❷(調整軟硬度)太硬再加85℃水揉勻,太軟加糯米粉揉勻,外皮軟硬依個人口感調整。
❸入蒸籠時火不宜太大,否則粿會變型。
❹水溫會影響外皮軟硬度,85℃是最適合。
❺液體油是液態的油脂,要選擇無味道的。
❻做原色的粿粽就不加紅麴飯或黑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