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辰
今年端午節已到,我突然記起一件事,如果屈原他沒有在那個時代跳河自盡,如果後來他還活了一段時日,歷史會變成什麼模樣?
我想一定會有人開玩笑說,「那就沒有粽子可以吃了……」
不只是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從古到今,許多年輕卻殞落生命者,無法計數。有人高舉革命大旗,有人為燃點理想焰火,有人為完成小小心願,都寧願犧牲寶貴生命,促成夢想在剎那間發光發熱。
林覺民寫下千古傳誦的〈與妻訣別書〉「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而最近有人為動物生命權吶喊而結束自己的生命抗議,以及前一陣子為了反對微調課綱的年輕學生,他們都提早揮別喧囂人世,孤獨走向天地盡頭。
如果屈原還活著,我想和他偕伴乘舟航遊汩羅江,在楚風吹拂的江面,他飲下熱血沸騰的酒水,向天地和昏君大聲咆哮,最末他昏躺在小船上,陪伴滿天星斗深深眠睡。
而住在南方的林覺民,擱下筆墨,與我一同暢飲革命前夕的最後一杯薄酒,深夜醉倒在即將掀起革命的驛站裡。他沒察覺自己滾燙的淚水,滴落在早已上膛的手鎗上。
如果他們都還活著,各時代各角落的年輕人,不必選擇激烈的方式葬送生命,而是好好活出不同的生命姿態,我會舉起酒杯,灑向天地四方,與大家同銷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