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項調查指出,現代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介乎二至四小時,這麼長、這麼好的放鬆光陰不善加利用,太可惜了。
學習放鬆,不僅可透過特定的功法,更要從日常生活中體會與練習。從開車、用電腦、打字、寫字、擦桌子、切菜、洗碗、煮菜、聽講、運動,時時刻刻嘗試浸淫在放鬆境界裡。
如果能將平常修練的放鬆功力,用於日常生活作息的各項活動,這才表示放鬆功力能夠克服習性與慣性,減一分過去的緊張慣性,就增一分放鬆的生活品質,而這放鬆的生活禪,才是放鬆的真正目的。
現代的電視節目、新聞、電影,大都以緊張、刺激、驚悚的畫面或場景,來滿足人類的胃口和好奇心的需求,但這也是讓人身心無形中悄悄增加緊張的元兇。因此建議採取反向思維,在看電視的時候,用上放鬆的功夫,如果能盤腿就盤腿,不盤腿就嘗試讓心冷靜下來,放膽在聲光刺激之下,觀察心是否隨著劇情產生上下起伏的震盪,而這震盪有沒有連動身體的緊張?
嘗試著把身心連動現象切開,在心隨著劇情上下起伏之際,迴光返照觀察一下身體的動靜,不讓心綁住身體致產生緊張,再用放鬆功夫讓身體不受心理刺激的影響。
若功力進到一定境界,可以發現身體幾乎不必移動就能放鬆下來,而心也可漸漸從電視刺激中解脫出來,久而久之,就能以「無」沉丹田,身體變得溫暖,並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經驗,享受生活的禪味。(轉載自《時時放輕鬆》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