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孟加拉佛教遺址 文與圖/梁國興 |2016.05.18 語音朗讀 25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考古學家在科米拉地區名為邁納馬蒂的地方,挖掘出當地人稱為「薩爾班寺」的遺跡(圖3),之前該寺被稱為巴瓦迪瓦寺,以七至八世紀統治該國的國王為名。圖/梁國興 圍繞「十字形」中心的,還有巨大經行磚輔道遺跡,這是佛教金剛乘寺院建築的典型形制(圖4)。圖/梁國興 邁納馬蒂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在此地下挖掘的文物,包括當時通用的金銀幣(圖5)、銅器、佛像、石雕、赤土陶器與數量頗多的石板塊,也有一尊九至十世紀,在波紮寺出土的金剛薩埵銅像,目前收藏在該博物館。圖/梁國興 邁納馬蒂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在此地下挖掘的文物,包括當時通用的金銀幣、銅器、佛像(圖6)、石雕、赤土陶器與數量頗多的石板塊,也有一尊九至十世紀,在波紮寺出土的金剛薩埵銅像,目前收藏在該博物館。圖/梁國興 邁納馬蒂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在此地下挖掘的文物,包括當時通用的金銀幣、銅器、佛像、石雕、赤土陶器(圖7)與數量頗多的石板塊,也有一尊九至十世紀,在波紮寺出土的金剛薩埵銅像,目前收藏在該博物館。圖/梁國興 邁納馬蒂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在此地下挖掘的文物,包括當時通用的金銀幣、銅器、佛像、石雕、赤土陶器與數量頗多的石板塊(圖8),也有一尊九至十世紀,在波紮寺出土的金剛薩埵銅像,目前收藏在該博物館。圖/梁國興 (圖1),圖/梁國興 (圖2),圖/梁國興(圖9),圖/梁國興 文與圖/梁國興 佛教在兩千多年前傳入孟加拉,西元前三世紀時,古孟加拉曾經是阿育王孔雀王朝的一部分,深受佛教影響。 法顯大師於五世紀初停留孟加拉兩年,遊訪各佛教中心,見到佛教繁榮昌盛。玄奘大師在西元七世紀遊歷印度後,在《大唐西域記》中記錄,曾看到該地數十座的寺院中皆住有大小二乘的佛教僧人,學術與宗教活動十分興旺。 八世紀至十三世紀,在當時的統治者贊助下,佛教伸展到古孟加拉全境。波羅王朝、旃陀羅族、迦陀伽族和提婆族諸王,相繼統治這一地區將近六百年之久。這是古孟加拉佛教史中的黃金時代。 當中,最重要的寺院首推蘇摩普裡寺,它的巨大遺址已經在拉吉沙希地區的巴哈普爾挖掘出來了,建築形式獨特。整個寺院的建築於八世紀到十一世紀之間完成,影響了東南亞建築模式,據說爪哇島的婆羅浮屠佛塔也是模仿此寺建造的。 考古學家在科米拉地區名為邁納馬蒂的地方,挖掘出當地人稱為「薩爾班寺」的遺跡,之前該寺被稱為巴瓦迪瓦寺,以七至八世紀統治該國的國王為名。這一遺址約兩百平方里,散布在十一英里長的邁納馬蒂.拉爾邁山脈地帶,分布著許多佛塔、寺院和殿堂;印證了西元七世紀至十二世紀時期,佛教文化的興盛狀況。 據介紹,寺院遺址規模龐大,建築總體平面上呈十字形分布,由四組大型方形遺址組成,個個長寬均在六十公尺以上。圍繞「十字形」中心的,還有巨大經行磚輔道遺跡,這是佛教金剛乘寺院建築的典型形制。 孟加拉考古部門已經發現了「阿難陀寺」的遺址,它是印度次大陸最後一所佛教大學的所在地。據考證,這一考古挖掘地區在九世紀至十二世紀,是孟加拉數個古代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也是該國佛教高僧阿底峽尊者的出生地。 邁納馬蒂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在此地下挖掘的文物,包括當時通用的金銀幣、銅器、佛像、石雕、赤土陶器與數量頗多的石板塊,也有一尊九至十世紀,在波紮寺出土的金剛薩埵銅像,目前收藏在該博物館。 前一篇文章 【海嶠人物萬象】 傅錫祺與劍花室文集遺漏詩話 下一篇文章 【禪門語彙】 鏌鎁劍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佛陀三次法駕斯里蘭卡【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