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王子、公主 成家立業800對 文/李袖芳 |2016.05.17 語音朗讀 19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慈育幼院院童成家,大師與慈容法師、依空法師等前往祝福。 凱旋國小學生為蘭陽仁愛之家阿嬤搥背,可愛模樣惹人疼。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村,地處宜蘭和礁溪的邊界地帶,是個寧靜樸實的村落,交通不算便捷,人口卻頗密集。平疇綠野之間,有一座莊嚴清淨的寺院特別地醒目,這裡是佛門寶地,也是佛光山教團慈善體系中的老人安養機構─財團法人宜蘭縣私立蘭陽仁愛之家。 一九七一年後「仁愛救濟院」更名為「蘭陽仁愛之家」。大師派了依融、紹覺兩位法師前往服務,開創台灣佛教界比丘尼負責社會慈善事業服務之先例。 圖/佛光山提供 早年院童在東方佛學院裡遊玩。 大師辦的第二個慈善事業,即「大慈育幼院」。 佛光山剛開山時,社會經濟普遍貧乏,戶政制度也不完善,於是,有人偷偷地把襁褓中的孩子放到山門口,有人在市場撿到被遺棄的小孩,交給警察,警察卻也轉交給師父,甚至是信徒的家庭有了困難,也將孩子送請師父幫忙撫養。大師總是憐憫的一一收下,甚至排除眾議,將孩子全歸在自己的戶籍下,跟著自己的俗姓姓「李」。 法師補衣 照顧院童 當時,東方佛學院是全山唯一的建築,裡頭畫分出法師、佛學院學生,和孩子們的起居範圍。當時的心平和尚、心定和尚、慈容法師幫孩子們補衣服,教唱歌、教功課,教一切日常的規矩,佛學院的師生除了日常的課業和作務,照顧孩子也成了另一門特殊的功課。 任職於交通銀行的徐槐生先生,經常上山找大師學佛論道,看著孩子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長大,於是和大師商議,應該讓孩子有專屬的成長空間,於是共同發起成立育幼院,並於一九七○年獲准成立。大樹鄉民謝義雄居士慨然捐出緊鄰佛學院二甲的土地;佛學院的師生展開一個月的義賣,隨即又環島行腳托鉢籌措資金,加上各界善心人士的支持,院舍終於在一九七五年落成啟用。 慈容法師回憶道:「五十年前,佛光山剛開山的時候,就在一個簡陋的小屋子裡,收容了五名孤兒,我就做了第一任院長。後來陸續增加到一百多位院童,相繼的院長有慈嘉、慈怡、依弘、依來、蕭碧涼等;五十年來的育幼院,成就成家立業的孩子有八百對。」 獨立生活 分擔家務 之後,隨著佛光山的發展,育幼院在周圍土地上幾經改建和擴充,一九九一年才完成現有的建築。 一九七九年,師範學校畢業的「吳主任」也就是後來的依來法師,來院陪伴孩子們成長,她運用音樂、繪畫各種專才培養孩子,建立孩子的信心,養成「不怕辛苦自己來,尊師重道我應該」的習慣,默默為每個大慈孩子一點一滴的奠下未來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大慈家庭中,每天清晨拜佛,是調和浮躁心靈的必要修持,有的孩子不願拜佛,願意去掃地,也能受到尊重,儘管掃地去。洗衣、灑掃、分擔家務,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基本功;助念結緣、參與公益活動,表示有回饋社會的能力。 上了大學的孩子們,可以選擇在大慈家庭工讀,承擔行政、電腦維護、環境維護、烘焙等工作,在老師的協助下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並憑藉著佛光山的資源,在做中學、學中做,累積圓滿人生夢想的資糧。 院童助人 不落人後 近年來,重大災難不斷,在八八風災期間,當佛光山決定要緊急安置災民時,大慈孩子小兵立大功,將各地捐贈而來的十萬件衣物,迅速分類、整燙、擺設,協助災民來到佛光山的第一時間就能梳洗、換上合適的衣物。菲律賓海燕等等多次國際災難時,孩子們同樣也能跟著老師們有條不紊的整理物資、裝箱,讓物資盡快送到災民手中。孩子們也能從中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更是有能力助人的。 台灣在國際外交上經常遭受挫折,但大慈孩子卻有機會在佛光山海外道場的促成下,擔負起文化交流的重任,多年來屢屢前往關島、日本、大陸各地演出富含台灣味的節目。為了短短數天的交流,他們每天在忙碌的生活中,硬是擠出空檔練習,雖然辛苦,卻也深深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 每年春節期間,持續一個月的化妝遊行和義賣,是大慈家庭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項學習成果的展現機會,不論平時是練舞蹈、舞獅、打鼓,或學烘焙、學畫畫,每個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最佳舞台。在每年入秋之際,孩子們開始畫賀年卡,感謝十方大眾的愛護,也邀請大眾回山領受孩子們成長的喜悅。 幾個大孩子則開始和老師、義工們展開大型花車的製作,從設計、材料運用、技術問題,一次又一次克服難題,展現活潑又不離佛法的底蘊。因為用心,所以往往令人驚豔,連續多年受邀參加高雄市燈會、友寺廟會活動。因為這些經驗的累積,已有姜文中、金易德等幾個大孩子朝向相關專業發展,服役中的古志勇,還因此代表金防部製作花燈參賽,勇奪金門元宵燈會亞軍,備受各方矚目。 感恩惜福 快樂童年 二○○一年,「大慈育成中心」成立,將大慈育幼院培育孩童的寶貴經驗,擴展到一般家庭的青少年,利用寒暑假期間辦理快樂生活營,讓一般青少年體驗大慈的生活,以藝術文化和生命教育為主軸,從遊戲及生活中,引導兒童與青少年認知「生命」的內涵和可貴,深植感恩、惜福、結緣的人文素養。 大慈育幼院的創立,緣起於星雲大師「天下兒女都是我的兒女」的慈心,加上眾緣的支持,四十年來孕育了八百多對的佛光山「王子」、「公主」成家立業,讓他們得以安穩地在佛光山生活和學習,長大後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現在,大慈正持續將這股安定的力量不斷的擴及社會各個角落,祈願每個孩子都能有個身心健康、快樂的童年。 慈善公益 默默守護苦難人 「慈善救濟本來就是佛教徒的責任,社會固然需要熱鬧的慈悲,但更需要寂寞的慈悲;因此,數十年來佛光人默默關懷被社會遺忘的苦難者,或窮鄉僻壤的居民,抑或不幸家庭、弱勢團體等,也就少對外宣傳了。」星雲大師在《貧僧有話要說》一書中,如此扼要地說明佛光山半世紀以來對慈善工作所秉持的態度。 遠在國共爭戰期間,大師加入「僧侶救護隊」救護傷亡,只因為「眾生需要」,可說是佛光山慈善工作的濫觴。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震災,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在台灣北、中、南成立聯合救災中心,動員五百名法師及一萬五千名佛光人投入救災,並認養多間受災國中小協助重建。 二○○一年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佛光山紐約道場主動提供翻譯、食物、臨時住宿等服務,並捐出十月佛光山梵唄讚頌團美加巡迴演出收入美金二十萬元;同年十月十九日,大師帶領四十位僧眾至災區世貿大樓舉行超薦祈福灑淨法會。 二○○八年汶川大地震,佛光山於第一時間率先捐出一千萬人民幣給當地佛教團體救災。全球海內外道場設置往生罹難者超薦牌位,而佛光會啟動「四合一」救援系統,即:救援、醫療、民生物資、人道關懷,前往災區救援。 二○○九年發生八八風災,造成南台灣嚴重災情。佛光山南區各分別院、分會立即前往各災區全力賑災,風災讓許多災民無家可歸,佛光山八月十三日在福慧家園成立安置中心,進住高雄縣重災區的民眾,從接到消息到準備工作完成,短短一個小時,動員僧俗二眾百逾人完成,以最佳的服務安置災民,集體創作的力量,讓社會局人員讚歎不已。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日本東北發生強震,東京佛光山寺第一時間成立救援中心,全球佛光人踴躍捐款及民生物資,協助災區重建家園。 二○一四年高雄氣爆、澎湖空難事件,乃至二○一六年二月六日的南台大地震,佛光人無不全力馳援災區、撫生慰亡,積極實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道精神。 前一篇文章 體育也是修行 梵樂登上國際 下一篇文章 佛光山50年的人來人往 2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25週年淨耀大和尚 人間佛教行者2024 拾貳月 豐富衣食 皆令滿足【藥師佛月曆】2024年拾月 至誠懺悔 解脫憂苦 【藥師佛月曆】2024年玖月 轉邪歸正 速證菩提【藥師佛月曆】2024年捌月 藥師佛及十二神將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