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郁美
世界是怎麼形成的?起源於何時?它有多大、多寬、多廣、多遠?
若對南非電影《上帝也瘋狂》有印象,應對片中那位可愛、未經世俗染汙的原住民「奇」甚覺喜愛。他在撿到一個可樂瓶子以後,引起部落民眾的好奇與爭奪,最後「奇」來到世界的邊緣,扔了這個「邪惡的瓶子」,於是部落恢復了原有的快樂與和諧。
世界是否有邊緣?早在《阿含經》已有外道向世尊挑釁了十四個問題稱為「十四無記」(無記是「無法分辨」的意思),分別是:
一、世間常。二、世間無常。三、世間亦常亦無常。四、世間非常非無常。(以上四個問題是:世間是永恆或非永恆?)
五、世間有邊。六、世間無邊。七、世間亦有邊亦無邊。八、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以上四個問題是:世界是有邊界或是無邊界?)
九、如來死後有。十、如來死後無。十一、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十二、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以上四個問題是:如來死後存在或不存在?他去哪兒了?)
十三、命身一。十四、命身異。(以上兩個問題是:靈魂與肉體是同還是不同?)
對於此類問題佛陀一概置而不答。何以如此?因為世尊認為:一、此等之事,皆為虛妄無實之事。二、諸法既非「有常」,亦非「斷滅」。三、此十四無記乃鬥諍法、無益之戲論,對修行無有用處,故不予置答。
然而到了大乘佛教,已去佛甚遠,世間人已無法滿足這樣的回答。於是有了「佛土無限寬廣、佛境無限偉大、佛菩薩之數量無量無邊」這樣迥異於以往的答案,我們讀《華嚴經.世界成就品》正有這樣的感覺。
本品是普賢菩薩對大眾說毘盧遮那佛的不思議之力,造就了如海一樣的世界,經文說「一念普現於三世,一切剎海皆成立,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毘盧所嚴淨」即是此意。
至於世界起源於何時?一直是佛教避免回答的,通常都說「無始劫以來……」(無限久遠以前),因為依佛教教義:世界的生成皆是眾生的「共業」所成,「業」存在多久,世界就有多久。若再問:「業」從何而來?回答:那是由「無始無明」而來(眾生一念無明,就開始起惑、造業)。
然而,眾生為何會「一念無明」?
如此,又回歸形而上的哲學問題:「生命」從何而來?真有六道輪迴嗎?毘盧遮那佛為何要嚴淨世界?為何我們皆感受不到?還有,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看來,世尊的沉默不答才是最睿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