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人氣花園 上 尋覓城市的美麗容顏

文/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2016.05.08
1534觀看次
字級
盧森堡花園內,兒童喜歡在池上放帆船玩耍嬉戲。圖/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巴黎盧森堡花園裡的雕像,蔚為特色。圖/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紐約中央公園東南角一隅,右方大樓即為知名的廣場大飯店。圖/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雙教堂公園內三、四世紀的基督徒公墓。圖/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東京上野公園內每到櫻花盛開,總會吸引大批賞花遊客,熱鬧非凡。圖/取自網路
米蘭雙教堂公園拜占庭式的聖羅倫佐大教堂,外觀壯觀且歷史悠久。圖/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上野公園噴水池前常有各式活動,噴水池另一端是東京國立博物館。圖/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五年九月號 http://www.cna.com.tw圖/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中央公園類似這種橋梁有36座。圖/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文/曾依璇、黃兆平、鄭傑憶、 楊明珠

法國.巴黎 盧森堡花園 王后的御花園

巴黎市內雖然沒有一座像紐約中央公園那樣遼闊的都市森林,但大小綠地隨處可見,其中最知名的當屬一六一二年建造的盧森堡花園(Jardin du Luxembourg)。其歷史源自法國王室,因為下令建造盧森堡花園的人,就是王后瑪麗.德.梅迪奇(Marie de Medicis)。瑪麗.德.梅迪奇命人建造盧森堡宮,接著再闢一座與之相配的花園,也就是盧森堡花園。

美國作家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年輕時旅居巴黎,但身無分文,經常處於飢餓狀態,有時為了避開街上誘人的食物氣味,他就躲到盧森堡花園閒晃,暫時忘掉貧窮和飢餓,但也傳聞他曾在園內捉鴿子回家上菜。

盧森堡花園占地二十三公頃,園內有噴泉、樹蔭、名人雕像和清涼的水池,也經常有音樂表演活動,許多人在夏季找一張池邊的躺椅,閉著眼睛曬太陽,小孩就在一旁玩帆船。

位於拉丁區的盧森堡花園臨近索邦大學,許多學生在此穿梭,青春氣息濃厚;花園東側正對著先賢祠,往北是聖米歇爾大道和聖母院,因此也是很多觀光客歇腳的地方。有點歷史的建築通常少不了傳奇,盧森堡花園也不例外,傳說在園內走動,有可能遇見從歷史中盛裝走出來的人,邀你去他家聽一場復古風格的音樂會。

園內還有一座盧森堡美術館,時常推出經典畫作展覽,去年九月展出十八世紀畫家佛拉戈納(Jean-Honore Fragonard)的愛情系列,而園內一角的梅迪奇噴泉造於一六三○年,長型水池兩側綠蔭濃密,氣氛幽靜,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美國.紐約 中央公園 常入鏡電影場景

寸土寸金的紐約,地窄人稠的曼哈頓心臟地帶,藏有一座廣達八百四十三英畝(約三三九.九四公頃)的中央公園,每年吸引約近四千萬人入園,是全美造訪人數最多的都會公園。

中央公園(Central Park)從一八五七年開放供民眾使用,裡面有湖泊、大草原、橋梁、高檔餐廳、動物園、長達十公里的環園慢跑及步行道路、滑冰場以及兒童遊樂場等,甚至還是觀鳥的好去處。

南北橫跨約五十餘個街口,東面為第五大道,西面為中央公園西街,南面是哥倫布圓環及中央公園南街,在紐約這種擁擠都會區,還能保有如此大片綠地,讓人不得不佩服前人的用心與決心。

曼哈頓因它更加多采多姿,一九六二年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名勝,除了時報廣場、自由女神、帝國大廈、世貿中心、洛克斐勒中心、大都會博物館外,談到紐約,就屬中央公園最為知名。

一年到頭,中央公園裡各式大小藝文、節慶活動、舞蹈、音樂會、政見發表、示威活動等,從不間斷,它已融入紐約,與紐約客的生活更密不可分。尤其,一年四季,中央公園各有其特色,風姿綽約,春天的朝氣蓬勃,夏季的五彩繽紛,秋天的楓紅蕭瑟,冬季的冰霜雪白,難怪它名列全世界電影拍攝最多的場景之一。

不過,中央公園也因其大,死角很多,之前紐約治安亮起紅燈時,公園面臨經費被削減及缺乏具經驗管理人才時,犯罪率一度相當高。

義大利.米蘭 雙教堂公園 時尚之都的古老遺跡

米蘭應是最沒有「義大利味」的義大利城市,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猛烈轟炸,古建築幾乎付之一炬,不過,細心尋找還是有古老的遺跡在。

市中心的雙教堂公園(Parco delle Basiliche)裡就矗立著兩座美麗的建築,一端是拜占庭式的聖羅倫佐(San Lorenzo Maggiore)大教堂,另一方則是羅馬風格的艾烏斯塔喬(Basilica di Sant’Eustogio)大教堂,兩者都有著超過千年的歷史,鐘塔尖頂與藍天綠地相互輝映,建物和自然和諧共存。

暑氣稍稍退去的早上,清風微拂,枝繁葉茂團團如棉花糖的榆樹下,居民在公園椅上閒坐,退休的爺爺奶奶們陪著孫子在遊樂設施區嬉戲,撇開時尚之都的緊湊步調,呼吸一口城市裡的芬多精。

享受都市裡的自然景觀後,步入教堂就是滿滿的藝術寶藏、溼壁畫、雕塑目不暇給;若膽子夠大,還可以參觀「墓仔埔」,走入艾烏斯塔喬地下室裡,可以就能看到三、四世紀的基督徒公墓。

日本.東京 上野公園 江戶至今的櫻花仙境

東京上野恩賜公園,從江戶時代就是賞櫻名勝,櫻花是天台宗的天海和尚從京都吉野山移植而來的,約有一千二百株,櫻花盛開時,形成美麗的櫻花隧道,每年約可吸引二百萬名遊客賞櫻。

戊辰戰時,舊幕府軍的彰義隊藏身寬永寺,遭新政府軍包圍,是為「上野戰爭」,寺院燒毀。一八七○年,原本上野山被指定為建醫學校及醫院,荷蘭的醫師Anthonius Franciscus Bauduin到此視察時,建議日本政府將此做為公園。,一八七三年被指定為日本首座公園。

一八七六年五月公園開幕,一八七七年寬永寺本坊的舊址舉辦第一屆內國勸業博覽會。一八八二年建立國立博物館及附屬動物園、一九八○年成為皇室屬地,由宮內省管轄,一九二四年宮內省將地交給東京市,改名為「上野恩賜公園」。

上野公園總面積約五十三萬平方公尺,目前由東京都的建設局管轄,公園緊鄰東京都立恩賜上野動物園,附近有舊東京音樂學校奏樂堂等的藝術博物館、東京藝術大學等,還有德川家靈廟寬永寺、東京國立博物館、國際兒童圖書館。

公園內的噴水池周邊有東京都美術館、國立科學博物館,位於上野車站公園口附近,有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文化會館;靠近鐵路「京成線」的京成上野車站,有上野森美術館、西鄉隆盛(註)銅像。

公園內沿著櫻花道,有清水觀音堂(寬永寺)、五條天神社與花園稻荷神社,附近還有上野東照宮、寬永寺五重塔等;公園西側走下坡,有不忍池,池中有弁天堂(弁財天是佛教中的守護神,被視為財神),是寬永寺的堂宇之一。

註:維新三傑之一,一八九七年落成,他一手牽著薩摩犬,一手握腰間日本刀;據說,中國著名的思想家王韜、黃遵憲、梁啟超等人都曾在此瞻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