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順遂 身心安適

文/本報綜合報導 |2025.11.02
115觀看次
字級
無論是一株綠植、一扇面向陽光的窗,善用這些大自然元素,能讓生活更有節奏與活力。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大自然的山勢、水流、氣候與陽光,構成人類生活的基礎環境,也深深影響著生活方式與心理狀態。自古以來,人類就與自然共生,古代風水學強調「天人合一」與「順應自然」的哲理,今日科學與環境設計的研究亦指出,良好的自然與地理環境能有效提升健康與幸福感。

順應天地之理、善用風水之勢,能讓生活與自然達到平衡與和諧。居住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植被豐富的地方,能促進身心健康;反之,長期處於陰暗、潮溼或擁擠環境中,容易產生壓力與疲憊。地理環境是生活品質的隱形力量,城市的綠地、公園與開放空間,正是現代社會對與自然融和的覺醒。

環境能量 內在和諧

環境能影響情緒,這是心理學與古代風水的共同發現。開放、整潔、有序的空間使人放鬆並提升專注力;自然光與植物能減少焦慮、增進幸福感。風水中講求「方位格局」,實際上反映的正是空氣與能量的流通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當居家或工作空間布局合理、通風良好、採光適中時,人們便能在潛意識中感受到安全與舒適,達到內在和諧。

自然元素 節奏平衡

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象徵著生命的循環與平衡。現代科學也證實,接觸自然環境有助於調節身心節奏,降低壓力荷爾蒙,提升免疫力與情緒穩定。無論是一株綠植、一扇面向陽光的窗,或一條能讓空氣流動的走廊,都是生活中與自然重新連結的通道。善用這些自然元素,能讓生活更有節奏與活力。

順應自然 健康持續

善用自然之道,不是征服自然,而是順應自然。現代城市設計中強調「綠建築」與「生態城市」,其核心正是借助自然界的力量,達到能源效率與心理健康的雙重平衡。同樣地,個人的生活方式若能融入自然節奏,例如早睡早起、親近陽光與綠地、保持空氣流通與環境整潔,便能提升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

每個生活空間的選擇與設計,其實都在影響人的情緒、健康與人際關係。當人們以敬畏與理解的態度對待大自然,學會與地理環境共生,生活便能更穩定、自在,也更有力量。懂得觀察陽光的方向、感受風的流動、理解環境的節奏,便能讓生活回歸自然的秩序與能量。這與風水學強調的「氣流順暢」、「陰陽調和」不謀而合,更是對生命與環境關係的深層理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