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領之路 難道大師還是大師 我還是我?

文/王小海 |2016.04.23
1862觀看次
字級
張可芸(中)及張海星(右)丁海華(左)規畫國際演講協會春季大會。圖/沈松清

文/王小海

提升現代人溝通、演講及領導技巧,中華民國國際演講協會春季大會邀請到美國知名導演Matt Nix (麥特.尼克斯)以「我如何與我的觀眾溝通」為題進行經驗分享,藉由大導演思維與洞察,掌握觀看者的情緒。

前經濟部長及中華航空總經理宗才怡也以「終極溝通與領導」為題進行經驗交流,分享身為領導者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除此之外,華夏風情冠中冠邀請賽冠軍,擁有八座演講冠軍獎盃的林定蔚先生揭開八冠王演講葵花寶典。

台灣總會推廣副會長丁海華說,創立新會可直接幫助青年才俊增加各項溝通、演說及領導技能、提升國際競爭能力而得以享有更大的成就,間接的也提升國家的各項國際地位。

如何成為傑出演講者?國際演講協會教育副總會長張海星根據心理學的調查,「人們害怕做公開演講的程度比怕死更嚴重,這句話也許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卻很能描繪出一般人對公開演講的懼怕心理。」她說,「坐在台下聆聽大師級的演講者,即使聽了千百遍,不自己上台講,那麼大師還是大師,我還是我。」唯有實際開始上台去講,之後再聽大師的開示,才會真正有效。

「天生就是個傑出演講者的人,也許有,但應該是極少數。」多數人應該天生都是上台會面紅耳赤、聲音顫抖、結結巴巴、腦筋空白吧!張海星認為,國際演講會讓會員們定期練習公開演講的技巧和增進演講的能力,由淺入深,由短到長,循序漸進,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都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以我過來人來看,我知道表達能力、口語流暢度、肢體表情自然度上都非常不一樣,雖然我離傑出演講者還有很大距離,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脫胎換骨。」唯有在實際案例中才能學習和進步,不斷實作、練習、思考、反省、改善,就會進步,要不怕累不怕煩,多做就會多進步,愈挫就愈勇。

傑出演講者八大的訓練

❶時間掌控 ❷抑揚頓挫 ❸肢體變化 ❹眼神接觸 ❺言之有物 ❻消除贅字 ❼協調衝突 ❽鼓勵、說服、啟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