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就職日接近,兩岸各種政治放話、明示與暗示也日趨頻繁。在各種官方或學者智庫的說法中,準總統蔡英文是否能承認「九二共識」,是唯一的主軸。蔡英文日前接受媒體訪問,很明白的表示,「希望對岸能更多釋出一點善意」。對岸將如何回應,是否能如蔡英文的心願,釋出更多善意,不只兩岸人民關心,美日等國際社會也同樣關切。
對於兩岸關係,蔡英文至今最明白的說法就是「維持現狀」。但是,馬政府八年執政,將兩岸關係推到最為穩定和諧的地步,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馬習會」的成就,更得到國際社會給予高度肯定;連目前簽不簽得成的服貿與貨貿協議,都是兩岸實質經貿往來本來可達成的最佳進展。這些已達成或已啟動的兩岸進程之基礎,只有四個字「九二共識」。但蔡英文至今沒有說出這四個字,也沒有表達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意思。
然而,對岸最重視的,就是「九二共識」,在中國大陸看來,這是台灣不搞獨立的承諾。在一月的大選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說過,若不承認「九二共識」,將會「地動山搖」。在蔡英文當選後,從習近平到中共總理李克強、外長王毅、國務院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一路下來,已經說過無數次,「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的基礎,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不僅無法維持現狀,甚至會倒退。這些話,都是在提醒準總統蔡英文。
對蔡英文的遲不表態,對岸除了言詞上的表達,也有實際動作。從來台陸客的減少、中甘復交、張志軍未接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的電話,種種反應都指向,兩岸從馬政時代的和平穩定,倒退至冷和,甚至冷戰,並非空言。這些言詞的表態與行動,都是對蔡英文的施壓、畫紅線;蔡英文感受的壓力之大與不快,可以想見,也才有了希望對岸能再多釋出一點善意的說法。從蔡英文的支持者來看,這個要求更是應該且合理的。
兩岸關係是雙邊交流與溝通,蔡英文希望對岸有更多善意的同時,她及其所屬的民進黨,又能表示什麼樣的相對態度與行動,同樣受到外界的關切與檢視。長久以來,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態度不用多說,對來台陸生的限制,已到了缺乏人道關懷的地步,和大陸對台灣的種種讓利之舉,有極大落差。最近對岸對台政策更提出了「重批獨,少批蔡」的策略,這無寧是對蔡英文更大的善意了。
民進黨和其支持者認為,大陸對台讓利,包藏禍心,最終目的是以商圍政,達到統一。認為讓利是毒藥的糖衣。如果這心態不去除,兩岸永遠沒法走近。
蔡英文希望對岸有更多善意,是在替民進黨累積政治資本,也是替台灣人民爭取福祉,對岸如果要爭取台灣民心,必須理解這一點。但蔡英文在要求對方的同時,自己的手中握著橄欖枝嗎?民進黨又有多少誠意和對岸進行平等互惠的交流?這是蔡英文與民進黨必須捫心自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