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原本沉迷於吸毒、討債生活的青少年,因犯案進了桃園少輔院接受感化,院方決定以音樂加以培訓,經桃園交響樂團團長陳榮昇與擔任指揮的女兒陳玟蓉等人努力下,這群最初連五線譜都看不懂的孩子從零開始學習,經半年訓練;日前與建中、師大附中等名校同獲全國音樂比賽特優,寫下台版「放牛班的春天」。
音樂可以改變人生,桃園少輔院管樂團獲獎的成績就是最佳的見證。很難想像,一群桀驁不馴、身上刺龍刺鳳的青少年願意乖乖坐下來吹彈樂器,每天苦練七、八小時。他們一路參加比賽,取得全國決賽代表權,最後甚至與名校共同獲得特優,這項成果給了所有參與的青少年最大的鼓舞。
古典音樂在毒品氾濫的委內瑞拉,也創造了奇蹟。委內瑞拉毒販猖獗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許多青少年淪為黑幫的祭品。為了挽救這些無辜的孩子,早在一九七五年,熱愛音樂的經濟學家兼教育家艾博魯(Jose Antonio Abreu)在自家車庫中召集十一位青少年一起玩音樂,日後催生委內瑞拉國立青少年管弦樂團系統(El Sistema)的誕生。
曾擔任委內瑞拉文化部長、經濟部長的艾博魯堅信,「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四十年來,在他的努力下,已有三十多萬學童接受訓練,成立一百二十支青年交響樂團、六十個兒童交響樂團、三百個音樂訓練中心。音樂讓這些孩子對未來有希望,找回自信,脫離貧窮。
委內瑞拉人均所得約四千兩百多美元,台灣人均所得二萬一千多美元,比委內瑞拉高出許多;台灣的城鄉差距相當大,許多偏鄉資源缺乏,學生們想學音樂困難重重。不僅師資欠缺,樂器不足,家長們甚至付不出孩子學樂器的學費。
委內瑞拉的音樂奇蹟,啟發了音樂家謝東昇夫婦。他們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從台北來到南投埔里,他們愛上了這個小鎮,結合熱愛音樂的地方人士成立全台第一支鄉鎮級交響樂團。兩年來,他們深入偏鄉舉辦音樂會,同時前往日本三一一地震、大陸汶川地震災區,以音樂撫慰民眾的心靈。
為了讓音樂發揮更大的力量,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與暨南大學、暨大附中、新故鄉基金會於日前共同發起「蛹之聲音樂計畫」。結合埔里四所國中、七所國小的樂團,從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串聯起來,每月舉行二次聯合團練,並舉行音樂夏、冬令營等活動。Butterfly交響樂團團長廖嘉展指出,這項計畫包括師資、樂器採購等經費,目前由地方父老以小額捐款支援,更希望社會大眾或企業界支持。
國內多位企業負責人上月底於新北深坑假日飯店舉行一夜街友活動,在飯店裡開冷氣、睡紙板上,體驗街友的困境,這項作法引發網友兩極評價。一位外商銀行負責人表示,自己很想捐款濟助窮人,但不知道該捐給誰。台灣貧富差距擴大,企業界負責人不妨前往埔里聽聽Butterfly交響樂團演奏,關心這些地震後長大的孩子們,並且適時伸出援手,幫助這些孩子圓夢。台灣各地偏鄉因資源貧乏,需要協助的個案很多,盼望有心人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