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彈力 正視網路成癮的後遺症

文/葉啟斌 |2016.03.06
1116觀看次
字級
《SOS,3C成癮怎麼辦》,大塊文化出版
圖/屠惠剛

文/葉啟斌

剛接觸到網路的人,或許會對每一個網站感到新鮮,可是在日復一日的接觸下,原本有趣的事物也容易退流行。如果你只是漫天隨意的瀏覽,尋找有趣的見聞,在平凡無奇、或是瑣碎細節的網頁中,就像走過一個平原,放遠望去都是一片雜草,如何找到萬綠叢中一點紅?

每個人的本事不同,長期網路使用者因為在網路上耕耘了很久時間,所以變得很擅長在網路上尋找答案,事實上我們知道,在找尋答案的同時,有很多等待的時間,而許多人的時間,就在這搜群引擎的延宕中溜過。

門診中許多重度網路使用的人說:「我會趁這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反正等一下就好了。」但是我發現這個等待的時間,讓人的脾氣變得容易波動,容易不耐煩,當你一心一意地等待你的答案出現的那一剎那,同時間你也在心中累積期望,如果期望不如預期,可能帶來的失望,又得再進行下一波的搜尋,然後你必須要繼續等待,忍受不確定,然後繼續專注在這件事情身上。

這樣的活動與專注,消耗掉了你許多的耐性,但你卻渾然不知,等到現實生活之中你要做事的時候,你會習慣性地專注在達成自己所期望的目標上,不允許有其他的答案。

但現實不像網路可以不斷搜尋,就像走過草原,卻沒辦法找到心喜的花朵,會有一點失落。可是你也可以抬頭看看天空的雲朵,或感受一下微風的輕拂,或滿地的草香味,這樣彈性的調整期望,重新的從不同的目標設定中滿足自己,於是單調的草原變得處處有驚喜。

彈性調整,是我們心智活動中很重要的主動迴路,對於計畫趕不上變化下的挫折、忍耐力,非常重要;重新設定目標則與行為的反應有關係。

長期使用網路的人,常常是態度比較堅持,想要什麼非得一定要得到,或者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按照他們的方式來做;但在現實生活中,做出的努力不一定能夠得到相對的回饋。

譬如你對於喜歡的人可以用各種方式去討好,可是不代表他一定就得喜歡你。縱使你經過很多的努力,每個人還是有他個別的喜好,所以當表白被拒絕的時候,你會覺得是天涯何處無芳草?還是你只單戀一枝花?

許多社會案件的發生,背後都可能有跡可循,而最近許多殺人事件等,追查始作俑者的過程,發現可能與過度網路使用的習慣多少有關連性,我們也必須在成長的過程中知道:找不到的花朵也許很美麗,會令人失望,但四周的景色也許更精采,也許更不容錯過。

(摘自《SOS,3C成癮怎麼辦》,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

簡介

葉啟斌

現任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老人精神醫學專科醫師,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台灣心智健康協會理事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