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宛芳
小女兒五個多月大時,下方牙齦中間冒出了一個小白點。「哇!妹妹長第一顆牙了。」有句話說:「七坐八爬九長牙。」我心中竊喜女兒的進度超前,趕緊告訴同住的婆婆這則好消息。
過了兩天,婆婆告訴我,有人跟她說:一般長牙會兩顆對稱同時長,而妹妹一次只發一顆牙,叫做「發孤齒」,傳統習俗要請她的姑姑送雙鞋子給她,祝福她平安順利成長。至於為何要這麼做,婆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能說是聽人家說的。
好奇的我想追根究柢,於是上網蒐尋資料,說法大同小異,大致都說這叫「發孤齒,吃姑米,穿姑鞋」。從前農業社會,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一趟不易,當姪子女「發孤齒」時,因「孤」與「姑」同音,所以,希望姑姑可以回來探望,送米及鞋子給嬰兒,讓寶寶可以健康順遂地長大成人。姑姑因此也有了回娘家探親的好理由,皆大歡喜。
這個說法讓人頗感溫馨且耐人尋味。當我們收到小女兒姑姑託婆婆捎來的一雙可愛童鞋時,立馬幫她穿上,並由她爸爸抱著拍照,回傳給姑姑。初二她姑姑回娘家,還帶回數件童裝送給小女兒,說是根據相片目測體型購買的。我這個當媽的當然開心了,有姑姑這麼惦記著,而且又省了一筆寶寶治裝費呢。
由發一顆牙而牽起一串親人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所以「發孤齒,吃姑米,穿姑鞋」的風俗,也稱得上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良善美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