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叢林學院 新春之行門

文與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6.02.27
1850觀看次
字級
全院師生在檀信樓布置的草地上接心。
同學集體創作布置新春平安燈。圖為通往大悲殿寶橋入口的花燈。
同學在佛光祖庭大覺寺參與新春工作。圖為引領大眾朝山。
春節前,全院師生出坡組裝平安燈。

每到農曆新春期間,叢林學院的同學都會到佛光山各單位如大悲殿、大智殿、檀信樓、麻竹園、雲居樓、藏經樓、佛陀紀念館及海外各道場,參與常住的工作,從服務大眾中廣結人緣,增長福慧資糧。今年的春節已過完了,本周〈福報佛學院〉特別輯錄同學之前在本山大悲殿、檀信樓及祖庭宜興大覺寺的見聞及心得感悟,以饗讀者。

宜興大覺寺 感謝眾因緣成就

自除夕前開始為期十六天,佛光山教育院下的叢林學院、佛光及南華大學學生一行二十人前往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新春參學。大覺寺大當家妙笙法師解說工作內容後,同學依個人性向專長分別承擔了殿堂法務、知客服務、文化廣場流通處,以及花車遊行等工作。

參學期間,深為義工弘法的熱情感動。每晚青年高歌人間音緣,振奮了疲累的身軀;花車遊行時,他們的靈活律動跳活了身上的笨重玩偶裝,鼓舞大人小孩;還有美食區、文教專區、知客及殿堂的服務導覽,與民眾結下善因好緣。

感謝一切因緣,讓我們深刻理解大師說的「給人接受」在於禮貌、慈悲、般若智慧,也體悟大師在〈人間佛教的因緣〉中,「信仰中有層次,層次中有平等」是真正平等的境界!

感謝常住安排同學到祖庭參與新春工作,大師常說「人生三百歲」,意味著忙碌能讓生命過得更充實,看到遊客歡喜禮拜祈福,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大悲殿 期許人人是觀音

香爐裡香煙裊裊繚繞,一抹朝陽,從高窗射入殿內。

「新的一年,在觀音菩薩前獻一盞燈,祈願家人平安健康,前途光明。」眼前的中年婦女,風霜畫過她的臉頰,長著厚繭的雙手虔誠地捧起燈,與觀音菩薩接心祈願。

春節前,從寶橋一直到大悲殿丹墀,在同學集體創作布置下,展現出不同的新春氣象。那九隻笑得開懷的猴子燈籠跳躍在樹叢中,俯瞰前來大悲殿禮佛的人們。

階梯的盡頭擺放了長凳,讓遊客走累了得以坐下來休息片刻;再過去設有施茶亭,供應溫暖的佛光茶;花間草叢裡有水濂洞美猴王及猴子猴孫,騎著馬、翻筋斗迎接來賓;孔夫子右手撫著銀白長鬚,循循善誘莘莘學子,希望大家智慧增長,學業有成。動態的猴子、靜態的孔子,如同佛光山的教育行解並重,讓學子在動中磨練、靜中養成。

最後,信眾在觀音許願池許下「希望家人平安健康」、「祈求護佑台灣」等願望。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我們不要只是期待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應期許自己也是觀音,做自己的貴人!

檀信樓 集體創作眾緣和諧

「檀」即「檀那」,梵語dāna,意為施主、信徒;「檀信樓」即信徒之家,是大師當年為了讓來山的信徒有休息、談話的場所而建設。

二十五年過去了,今年春節前夕,檀信樓在同學的規畫下,呈現以下區塊:佛光山教育聯展、叢林學院情境攝影,以及咖啡閱讀、喝粥品茶區,希望來山大眾在巡山賞燈之餘,在此稍作停留,感受佛門的待客之道,同時也認識佛光山創辦佛學院五十年歷史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成果。

大年初一至今,前來檀信樓的信眾及遊客絡繹不絕。有的入內閱讀休憩;有的參觀教育展、觀看「佛光山開山故事」,也有人拍照攝影,並上傳網站、App分享,熱心介紹推廣。

前置作業期間,同學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討、磨合中達成共識;也在服務大眾及與信眾、義工的互動中,深深感受到大師提倡「集體創作」的精神、因緣和合才能成就彼此。

最後,叢林學院全體師生歡迎大家到檀信樓,品嘗同學用心烹煮的平安粥,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平安幸福、諸事吉祥!

招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