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萬古晴空 一朝風月 文與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9.04.06 語音朗讀 28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禪修中,找回生命中最寧靜的初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同學分享禪坐時免不了「痛」,但也使自己更勇敢突破。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同學把心念扣在所緣境上,將散亂的念頭轉為清淨的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陀說法,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為對治眾生的種種煩惱妄想,而禪是最直接了當,切入諸法實相的法門。誠如星雲大師所說:「禪定,是安心立命的修行,是一切六度的動力。」歷代禪門祖師,歷經種種困難考驗,只求人間開悟;不求往生他方,皆因希求成就道業、利益眾生。禪修即是向自己的習氣挑戰,就能超越自我,識心達本。 為讓同學們的道業增上,叢林學院女眾學部舉辦二日禪,通過觀呼吸、跑香等行門課程以訓練專注力及精進力,培養清淨心。 腿痛、妄念是禪修中不可避免的境界。對此,每位同學都有不同的體會,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法而來,因而期許自己要忍耐。班首師父勉勵同學們要好好珍惜難得的善因善緣。 開山大師慈悲,為大家構建了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海內外弘法的師兄長不辭勞苦,把最好的資源都給了我們,更應該慚愧感恩,精進用功。 禪不但有機鋒,還有慈悲、幽默、灑脫與率真。六祖惠能大師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班首師父以圓澤禪師與李和居士前世今生的情誼開示:「修行人要保任一顆清淨的心。」禪師因為能保任清淨心而不受生死輪回的束縳,在投胎後還能與前世的摯友真心相待。當你能耐得過腿痛,終究能以一顆清淨心照見三千大千世界。說時似誤,對境成迷是許多修行者的困惑與瓶頸。 班首師父以浮山法遠禪師向葉縣歸省禪師求法的公案,開示不退轉的堅固道心來自於大願心與大悲心,有了大願心與大悲心就能勇往直前。歸省禪師讚歎法遠禪師:「遠公古佛也!」令同學們提起「我是佛」的覺照力與承擔力,發願效法祖師尋求佛法真理的堅定意志,將禪的智慧應用於生活中。 短暫的二日禪修持圓滿,同學體悟到痛的時候,執著於痛,會很難安坐;若能懂得觀照轉念,明白是為了找到自己的真心佛性而坐,就能把念頭專注在呼吸上,身體自然會變得柔軟。再加上一定要戰勝習氣的願力,即能從中體會「參禪何需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的妙意。腿不痛時,觀照自己的念頭,不被妄念拉著走,這個過程就如同禪宗的「十牛圖」。此外,同學們就禪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班首師父請益,班首師父給予了詳盡的解答,叮嚀大家各自珍重,努力提昇自己的生命價值。 前一篇文章 懷古慨今 破執外相 下一篇文章 同學心得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5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06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7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8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9【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10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叢林風光】五日精進禪修 體證人間生活禪【叢林風光】叢林運動會 集體創作 實踐六度波羅蜜【叢林風光】 現代維摩 佛光青年歡喜修持【叢林風光】傳承師命 弘揚人間佛教 作者其他文章【叢林風光】叢林迎中秋法燈延續燃叢林生活 佛光山三壇大戒專題叢林生活 叢林學院課程介紹 系列─2 通識教育篇叢林生活 叢林學院課程介紹 系列─1 教理篇叢林生活 走出去 以音聲弘揚佛法叢林生活 研讀《往事百語》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