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如果你是立法委員,你想做什麼?

楊玉欣 |2016.02.23
977觀看次
字級

今年二月一日第九屆立委正式報到,總計有五十四位新科立委成為國會生力軍,其中不乏教授、醫師、律師、公益團體領袖、社運健將、社會企業負責人甚至樂團主唱等等形象清新、長期關注公共議題,但是平常並非活躍於政治領域的「素人立委」,他們滿載著社會大眾的高度期盼,希望為長期令人詬病的立法院注入新活水。當每一位新科立委步上通往議場的紅地毯時,除了興奮之情,想必也都開始體會到因身負重任而產生的那股慢性壓力。

仔細觀察近兩屆立法院可以發現,國內各政黨紛紛延攬民間各領域學者專家或NGO領袖進入不分區名單,強調不分區立委的專業度與社會代表性,藉此提升政黨品牌形象。從民主政治的發展來看,「素人從政」可拉近政府與民間社會的距離,長期在體制外耕耘公共議題的社運領袖,也有機會進到體制內進行改革,讓國會不再專屬於傳統政治人物。

然而,素人從政必然遭遇許多困難與挑戰,除了必須對抗政壇、官場各種潛規則與陋習,更要遠離各種因職權而來的種種誘惑。更有甚者,在現今注重形象包裝與媒體曝光的時代下,想要做一個專業立委其實並不容易。當立法委員將他的精力投注於深入研究專門領域,回歸立委修立法與監督行政部門的本職,不僅得約束自己與利益團體保持適當距離,還得犧牲人脈與地方經營的空間。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媒體對於公共議題的關注度遠不如政壇紛擾,甚至政黨內部也會以是否參與黨政議題來衡量立委的「戰鬥力」,卻未必會以立委修立法對國家進步的影響與貢獻來評估戰鬥力。深耕特定領域的專業型立委,實在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價值選擇,但若反過來看,便可依此認出素人立委和政黨是否真心要以專業改變政治生態與文化?這個問題挑戰著每一位素人立委的價值抉擇與中心思想?也考驗政黨的理想性與前途格局?

回想四年前,筆者接受國民黨提名成為不分區立法委員,上任之初面對許多團體的陳情與訴求,來自媒體的放大檢視,以及黨內對於立委的任務要求等等,每每令我惶恐不已,深怕自己沒有好好回應每一份期待。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深深體會到,若要成為一個專業的立法委員,就應該盡力做好自己耕耘已久的病人權益、身心障礙、社會救助、生命教育等弱勢議題。參與太多的議題,關注過多領域,結果必定顧此失彼。

擔任立委期間,筆者推動制定《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病人自主權利法》、《長期照顧服務法》、《學生輔導法》,順利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就業服務法、社會救助法等多個法律修正案,並致力於改善國內各障礙類別的無障礙環境,提升特教品質,倡議生命教育等。若不是立法委員的職權,上述議題要促成制度性的變革與大幅度的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要通過一個法律案,它所涉及的利害關係幅度之廣以及政治角力的計算交換等等錯綜複雜的因素纏絞難分,實不是一般百姓所能想像。四年的任期,秉持初衷,完成十多部立法修法與難以計數的弱勢行政監督成果,心中無限感恩與充實!

「如果有機會擔任立法委員,你想要做什麼?」當政黨延攬各領域賢達已成為不分區立委提名慣例,愈來愈多政治素人進入立法院,上述問句已不再是天馬行空的突發奇想,可以預期,未來將會有更多民間領袖必須思索這個問題。從筆者四年的立法院經驗來看,正是這樣一個直白的問題,可以引導素人從政者不斷反思初衷,進而鞭策自己堅定地往目標邁進。第九屆立法院開議在即,祝福所有素人從政的新科立委,不畏艱難,勇敢實現從政理想,為台灣社會帶來更多光明與正面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