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種文化都有類似「富不過三代」的訓誡。但在現代社會的「富二代」、「官二代」往往常是「人生勝利組」。命運是一種神祕的解釋,雖然天命不可逆,但「人定勝天」的某種意義是努力必有所獲。
英國有調查指出,出生在哪個社會階級的家庭,幾乎就決定了日後命運:無法接受良好教育,找不到好工作,長期居於劣勢,下一代「世襲貧窮」,繼續在社會底層打滾。
而出身富裕、高教育家庭的人,成長後繼承父母的社會地位(社會階級),連壽命都比窮人長。
窮人翻身是「社會階級流動」的社會學命題之一,這種例子不少,但多數人「命該如此」。社會階級流動是指世代間的社會地位改變,非常困難。英國調查,許多人一生追求財富,但將近半數五十歲以上的人表示,一項夢想都沒實現。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許多國家都印證了命運的存在。
印度政府雖廢止種姓制度,但這種觀念在民間根深柢固。它加深社會分化,出身低種姓的人處於天然劣勢,教育和就業機會有限,陷入貧困落後的惡性循環。一個中產階級的人受訪時表示:「印度令人憤慨的莫過於,窮其一生怎麼努力拚命,也永遠爬不上金字塔頂端。貧窮令人厭惡,面對世襲的貧窮更令人無奈。」
資本主義體制下,貧富差距擴大,也出現世襲現象。希臘、義大利愈來愈多青年失業,「失落的世代」陷入愈來愈深的泥淖。在菲律賓,窮不只是沒錢,而且是沒機會,中下階層再努力也無法扭轉命運,下一代仍難翻身。
命運的命是指天命,運是後天的人生歷程。傳統機械論認為,宇宙初始時「因」已確定,而相應的「果」自然就限定了。非宿命論認為,命運只是個人的主觀意識,「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是可實現的。量子力學不承認嚴格的因果律,認為未來不可預測,未來也絕對不只一個。
社會統計顯示,命運是由家庭、個性與特質、先天資質、婚姻、可掌握資源、努力程度來決定。由此看來,命運可以扭轉。命運的量子力學提出「因果方向性」,知名物理學家如約翰惠勒、理查德費曼都猜想因果性是雙向的,過去的事件導致現在,進而引出未來。
雙向的因果律,讓低社會階層的人,有了樂觀的期待,也證明「富不過三代」確有可能。
古今中外一些哲學思考裡,強調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有人主張,既然無法掌控命運,就掌控內心。因為只有心靈的不懈和滿足,才能使我們感受到人活著幸福的意義。
但是政府不能倚仗這種「座右銘」,因為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如此豁達。許多國家經濟極端不平等、世代不公現象,已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威脅,民怨如洪水。
哲學的因果辯證,與量子力學的「雙向因果律」不無相似處,繼承而來的優勢與劣勢,未必最終導向世襲的不公平。從社會學、政治經濟學來看,政府其實可以幫助人民改變命運。如營造有利的教育機會、經濟環境,使「命不好」的人藉由個人的努力,改善後天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