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部落 把體育當教育 張勝煇教練

李祖翔 |2016.01.29
4297觀看次
字級
青春部落 把體育當教育 張勝煇教練 圖/楊祖宏
青春部落 把體育當教育 張勝煇教練 圖/楊祖宏
青春部落 把體育當教育 張勝煇教練 圖/楊祖宏
青春部落 把體育當教育 張勝煇教練 圖/楊祖宏

文/李祖翔 圖/楊祖宏

「體育就是教育。」新北市明德高中田徑隊教練張勝煇的座右銘就是如此與眾不同,而每當家長問,給你教,孩子未來就會有發展嗎?他的答案都是:「我保證教會他們吃苦、懂得付出與感恩。」相比光輝前程,他更重視品德,希望孩子活得有意義,人生有價值。

張勝煇個性正向且時刻散發父愛,雖然是位體育老師,卻比學科老師還秉持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雖然隊員「為了種種因素,忽然離去」是家常便飯,但對於拋下隊友與球鞋的人,還是會感到遺憾,但卻不足以影響張勝煇對教育的熱誠。曾經有名隊員因為感情因素退出田徑隊,還不幸走入歧途,輾轉難眠的張勝煇,寫了一封信,提醒他:「你的釘鞋掛在牆上,我們都在等,等你的義氣。」結果,孩子回來了,即使練到肌腱斷裂也不吭聲,堅持為團隊拿下每一場比賽的冠軍。

細究孩子的轉變,田徑隊的氛圍是關鍵。一般來說,守紀律是再基礎不過的運動規則,追求好成績才會被重視則是一般的價值觀,但是,明德的田徑隊不玩那一套,他們沒有退隊處分,只有看似無關痛癢的停賽,然而,正對孩子們的胃口!「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犯錯,然後銷過的無限迴圈,不如用來思考如何讓自己進步,和隊友在田徑場上一較高下。」就是這樣的想法,才會讓他們重燃熱血、歸隊的主因。

張勝煇處心積慮、思考孩子應有的人生價值,這可能與近半選手在訓導處「都有案底」有關。其實一開始,被認為行為偏差的學生,並非隊員,但張勝煇不解,身為站在第一線的教育人員,何以將學生視為毒蛇猛獸,總是逃避或者放棄?為什麼不擅長讀書就要被輕視?於是他展開了新的教育計畫,不只讓他們發揮體能上的天賦,在球場上發洩旺盛精力,還把資優生納入麾下,彼此刺激學習,將璞玉雕琢成美玉。

功課好與能力傑出的同學,兩者並沒有衝突,反而給對方新的視野與指引,因為「小霸王」與高材生都有一個共通目標──在運動場上找到人生方向。有了共同目標,時間一長,相處一久,潛移默化之下,團隊氛圍愈來愈好。張勝煇說,孩子不笨,用對方法去教就看得到成果。

把體育當教育,培養好品德之餘,身為運動家的張勝煇也想為體育界培養接班人,他笑說:「體育人應該要有負債的心態、回饋的使命。」他無怨無悔付出十五年,解開教育面臨的窘境,讀懂學生內心、走進他們的生活,也期盼台灣的下一代能發揚體育文化,成為台灣之光。

「為了完成引導孩子的理想,就算哭也要邊走邊哭,絕對不能停下來,因為我知道,孩子等不得。」驅使張勝煇絕不倒下的動力,源自自己來自破碎家庭。破碎與困境,從未讓他悲觀,而是珍惜所擁有的福報,以及想將福報分給每一個孩子,祈願孩子有所成就時,記得保有善良的本性,懂得回饋社會。

張勝煇是教練,更是傳達隊員心聲、辛苦奮鬥的發言人,他分享教學理念、紀錄每個故事,就是為了告訴更多總是否定自己及被否定、貼標籤的學生:「能力和正直要畫上等號,我們要當《三國演義》的關雲長、《天龍八部》的喬峰!」

若問加入明德田徑隊,未來究竟有什麼發展性?可以拜訪教練,欣賞他們數之不盡的獎盃,也可以詢問新生代教練,他們都是光榮畢業,成為國手及紀錄保持人後,一心想回母校教育下一代的前隊員──當然,直接加入明德田徑隊就會更快知道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