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 有進步 才有續航力

文/加藤俊德 譯/駱香雅 |2016.01.17
1624觀看次
字級
《巧用腦科學,學英語快一倍》,行路出版

文/加藤俊德

譯/駱香雅

學習英語容易受挫的一個原因,在於「很難實際感受到英語能力提升了」。

你能夠具體想像自己英語流利的模樣嗎?

如果你只是籠統的想著「要是我能說流利的英語那該多好」,或是「反正考多益測驗時拿高分就好了」,那麼一旦你感受不到自己的英語能力進步,就很可能半途而廢。

在學習英語之前,請先思考你要「用什麼當標準,判斷自己的能力是否進步」,這件事相當重要。

以英語聽力為例。當你到外國人聚集的地方,如果覺得他們聊天的聲音很吵雜,可以將這視為聽力進步的指標!

我還聽不懂英語時,由於根本不知道旁人在講什麼,對他人的交談完全無感。

但聽力程度進步後,由於聽懂隔壁桌的對話,自然會出現:「他們講的事情還真無聊,真吵欸!」這類感想。此外,參加國際學會也是我的指標。每年我參加國際學會時,都體會到自己的英語聽力逐年改善。起初外國講者說的內容,我只聽得懂百分之五,隔年就感覺聽得懂的單字增加了,第三年甚至聽得懂講者想說的結論。

至於閱讀能力,只要懂得的英語詞彙逐漸增加,就感受得到自己又進步了。

建議各位,就從自己的專業領域或是有興趣的領域讀起吧!知道愈多知識時,你自然而然會想讀更多。

學英文想進步,首要之務就是不停收集想讀的英語資料!你得要有這樣的意識,並且採取行動。此外,循序漸進的在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閱讀方式,也很重要。

比方說,閱讀報紙或雜誌時,要先看英文標題挑選想要讀的內容。即使無法閱讀整篇內容,一開始只需看看圖片或照片,讀懂它們的說明文字就可以了。我認為,只要能夠從文章中找到關鍵字,挑出重點訊息閱讀,就算是具備相當的讀解能力了。至於會話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夠大方的看著外國人說話。

不擅長用英語交談的人,開口說英文時往往低著頭。然而,交談是要兩個人有來有往才能成立的溝通行為,因此說話時必須看著對方的眼睛。這與簡報時要看著觀眾的眼睛,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能夠大方地看著對方,確實說出完整的英文句子,理解外國人的手勢及肢體語言的意思,就證明你的英語會話能力已經進步了!

我剛到美國時,為了練習英語會話,經常到超市買東西。由於我的目的是練習英文,所以我會一次買一樣,每次去超市都跟店員交談。

去超市購物時,不僅需要開口說英文,還可以累積「對方的行為與自己所言相符」的經驗。

比方說,去餐廳用餐時,你請服務生拿菜單過來。服務生拿菜單過來時,你就能夠體會到「對方能夠理解我剛剛說的英文」。

累積這類親身經驗,就能夠迅速提升會話能力,因為實際使用英語所留下的記憶,會使大腦的「英語體驗記憶」區域得以成長。

曾在某個場合說過的英語對話,通常會深刻留在記憶裡。因此,特意創造許多英語的記憶場景,可說是口說能力進步的關鍵。

(摘自《巧用腦科學,學英語快一倍》,行路出版)

作者

簡介

加藤俊德

醫師、醫學博士,具備頂尖的大腦磁振造影鑑定技術。成立「大腦學校」,提倡根據各腦區的強項和大腦運作原理來開發潛能,提升多方面的能力,話題席捲日本,著作長年暢銷,著有《打造A咖腦:懂這些,工作就是比別人獨到!》、《成為東大腦的讀書習慣》、《66妙招輕鬆練出好腦力》等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