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成化六年十月間,鹽城天縱湖漁父見鴛鴦甚多。一日,弋其雄者烹之。其雌者隨棹飛鳴不去。漁父方啟釜,即投沸湯中死。
──《虞初新志》.朱幼蘭書寫
這則取材自《虞初新志》的故事,是發生在明獻宗成化年間,地點在直隸淮安府的鹽城地方。鹽城位於江蘇省中部,東瀕黃海,是江蘇沿海城市之一。
話說在明憲宗成化六年時,鹽城的天縱湖,每天都可見到許多鴛鴦在湖面上隨波飄蕩,悠然覓食。鴛鴦,一向為人們所喜愛,人人都欣賞鴛鴦的美和鶼鰈情深,見到鴛鴦,就會連想到愛情彌堅,沒人會想在湖面上打一隻鴛鴦,加以殺害後烤來吃或煮來吃。但是在天縱湖邊就有這麼一位沒有浪漫情懷,只知貪得口腹之欲的漁夫,在湖上打魚時,見到這麼多鴛鴦,一時嘴饞,想換個口味,竟突發奇想的張開弓箭,瞄準湖上一隻鴛鴦射去。
「咻!」的一聲,利箭射中一隻雄鴛鴦,漁夫立即就在船上將鴛鴦去毛剖肚,並生火煮食。
鴛鴦在繁殖期間都是出雙入對的,而且是一夫一妻的,雌鴛鴦見到自己的配偶被漁夫殺死,心中悲痛不已,聲聲哀鳴,並在小船邊飛來飛去不肯離開。
漁夫一心只想嘗鮮,根本不理會雌鴛鴦的悲傷,繼續在船上的小爐煮著那鍋雄鴛鴦。水終於煮開,鍋邊冒出蒸氣,漁夫伸手將鍋蓋掀開時,在船旁盤旋不去的雌鴛鴦,此時竟然向船上衝過去,並飛身投入掀開的熱鍋中,為死去的夫君殉情。多叫人驚駭啊!雖然此幅護生詩的題辭中只寫到此,嘎然而止,沒有下文,但可以想像那位漁夫有多驚嚇!有多懊悔!相信只要有一絲同情心或憐憫心的人,都會為雌鳥的殉情所震撼和感動。殺死一隻鳥,另一隻卻自動來陪葬,真不可思議!因為鴛鴦夫妻情深,愛侶死了,不忍獨活,而寧願追隨夫君於地下,化成灰化為塵都不願分離。這跟歷史中許多貞潔烈女足可媲美,但卻不是一般人可以效尤的。
鴛鴦殉情,如此慘烈,文章雖點到為止,但對那位漁夫來說,是終身難忘的經驗,必也終身懊悔不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