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碧華
暗無燈光的電影放映廳十分迷你,受邀前來觀賞包場電影的我們,因此刻意壓低了聲息,連呼吸也不敢太暢快。因為小廳太小,小到螢光幕上的台詞更是清晰,聲聲敲擊在心坎中,引來微微的痛楚一一替《沖天》劇中的空軍英雄感到的痛。
英雄們,我不認識你,但是謝謝你!
這天,出資包場而盡心推電影記錄片的「爐主」是前新聞局長邵玉銘,由他的夫人靳秀麗發出邀請,夫婦倆含笑有禮的站在出口迎接一群女記者,齊聚一堂來回顧抗日戰爭史的雲端血淚。
下班後匆匆趕到,趕得汗流浹背,挨肩比鄰的石頭悄悄遞過來一片餅乾充飢。真喜歡這適時的溫暖與默契,石頭就是知道我此時需要這麼一塊小小的乾糧,勝過人間任何美味。我倆偷偷的啃著,猶目不轉睛,沒錯過銀幕上的動人史詩。
放映廳中逐漸傳來輕嘆低泣,是幾位記者的白髮雙親已忍不住對故土山河的追懷。他們那個年代才熟悉的高志航、劉粹剛……等空戰英雄,在銀幕閃出名字,閃出剛強的身影。當這群二十歲出頭的孩子接到迎敵使命,熱血沸騰的登上座機,就不去管自己從此能不能再落地。天上的紅色太陽旗啊是戰士追擊的唯ㄧ目標,瞬間鋒火一閃──化成永恆的壯烈。
情節緊湊的戰爭記錄片也出現了我的偶像,才女林徽音。她在逃難廣東中,尋著小提琴聲而初遇四個開飛機的少年,往後成為至交,少年卻一一在戰爭中墜落天際,才女寫出痛失英才的追思文,催淚至深,引得我們在和平盛世中,綿綿無盡的低迴……
謝謝你們,想念你們,《沖天》的無畏空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