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校園 一畝田教育 培養學童敬天愛物

康翊筠 |2015.12.21
1981觀看次
字級
新泰國小推動食農教育,培養孩子敬天愛物。
感恩園遊會,學生練習「顧攤」。
孩子採收蔬菜,體驗當農家樂。圖/新泰國小提供

【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走進新北市新泰國小,校園裡的一畝田和學童活潑的笑聲令人印象深刻。新泰國小校長洪中明說,品德教育實驗農場是學校引以為傲的特色,利用空地規畫成農場,教學童種植水稻、蔬菜、洛神花等作物,將品德搭配「食農教育」,讓孩子從中認識食物,建立健康飲食的態度,並學習心存感恩。

新泰國小不但獲選第五屆三好校園,也是年度品德教育特色學校及家庭教育績優學校,校長洪中明有個「獎不完」的外號。「我喜歡說話又頻頻拿獎,家長就叫我『獎不完』校長。」的確,洪中明有如鄰居大叔般親切,沒有校長的距離感,難怪家長喜歡找他泡茶聊天。

新泰國小有五十八班、一千五百多名學生,是都會型大校,新泰學生快樂、有禮的口碑,早已在家長間傳開。越區就讀學生比例高達三分之一,反映現代父母生得少,對孩子在國小階段奠定良好品格及快樂學習有很大期許。

為留住學生,洪中明認真維護學校口碑,除了舉辦感恩園遊會、故事媽媽等活動,也為弱勢學生四處募款,「去年就有七個學生免費參加畢業旅行」,課後班也都免學雜費,讓弱勢孩子安心念書。

童軍教育

成就「智仁勇」三全

身為童軍績優服務員的洪中明也致力推動童軍教育,把童軍課列為正式課程,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每周都有一堂童軍課,另設立童軍社團,安排攀岩、朔溪等多種戶外活動,鍛鍊學生體能、解決問題能力與勇氣。

學務主任劉胤男表示,現在的父母都很忙,童軍活動可培養親子默契及感情,而童軍訓練注重「群性」,孩子能從同儕中模仿、學習,有助推展品德教育。

洪中明擁有童軍銅鹿獎章,是童軍助理訓練員,曾參與指導第一屆佛光童軍團,他將童軍日行一善的服務精神結合品德教育和食農教育,建立「三好、三食、三達德」的目標,希望能經由童軍「行善」的薰陶,成就「智仁勇」三全的「新泰好兒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