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文化》武威 敬老遺風

陳菽蓁 |2007.03.19
359觀看次
字級

從古以來,絲綢之路就是中外人士嚮往仰慕的地點,自漢代設河西四郡以來,這四顆絲路上的明珠,就一直熠熠含光、光華不滅,吸引著世人的眼光。

甘肅省武威古名「涼州」,和張掖、酒泉、敦煌齊名,不但地處絲路重鎮,也帶著絡繹於途的商旅行者一路向西,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是重要的交流通道,尤其是武威,文風昌盛歷久不衰,其中最具代表的古蹟文物是武威的「文廟」,「文廟」內供奉多達四十四塊珍貴、深具歷史意義的匾額,是鎮廟之寶,並且見證了武威這個歷史名城的文明軌跡。

據說唐朝文風最盛時,武威城無論大街小巷只要有開窗的地方,都能聽到裡面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可見當時讀書風氣之風行。

因為有長達千百年的文化洗禮,這個名郡自古至今,民風淳厚,尤以「敬老之風」最為人津津樂道。

 武威的敬老遺風可追溯到漢代,漢墓出土的《王杖詔命冊》是最早的養老詔命,是非常尊貴的敬老史料。

所謂「王杖」是一種長九尺,頂端雕有鳩行的手杖,由政府頒給七十歲已上的老人,凡持王杖者,除可享受「百石」的待遇外,還可免除其子孫的賦役,若有對持王杖者膽敢謾罵或毆打等行為,均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處之。

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遺風,至今還反應在民間,走在武威街上,到處可見精神抖擻,氣質優雅的老人,或散步或樹下乘涼,狀似悠閒自在,清晨的武威更是老者的天下,方磚人行道上,有小碎步快走的伯伯;有身手了得,正在抬腿練功的「練家子」長者,每個人臉上都有共同的恬適與安逸,讓原本寧靜的街道,多了幾分溫馨與活力。

遺風尚存,老者安之,難怪武威之賢德孝子輩出,為河西四郡的文化政經地位,更增添許多佳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