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臨近年末。在香港,那天去零傳媒公司,路過九龍塘又一城商場,商場室內中心廣場,幾層樓高的白色耶誕樹上,一隻巨大白鴿展翅。我腦海旋即蹦出兩個字:和平。
和平,通常指沒有戰爭或沒有其他敵視暴力行為的狀態。世界和平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但偏偏有一些人在摧毀它。這一陣,繼法國巴黎多起槍擊爆炸的恐怖襲擊事件後,在馬里首都巴馬科麗笙酒店恐襲事件中,有三名中國人遇難。近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點名襲擊全球六十國家和地區,中國大陸和台灣榜上有名,消息發布後,旋即成為世界華人熱議話題。此際,恰巧讀到星雲大師首發在香港《亞洲週刊》上的鴻文〈致台灣海外同胞書〉,之前,剛剛讀了他的〈欣聞習馬見面,希望馬英九先生者〉、〈兩岸重新向前開步〉。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榮譽總會長星雲大師,在文章中寫道,「和平,是未來兩岸中國人最大的希望,最大的幸福,海外的台灣同胞們,你們也要給予一些思想、觀念,言論上的幫助」,「台灣人民要和平、要幸福、要沒有恐懼,你們在海外可以幫助你們的鄉親父老一臂之力嗎?」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台灣總統馬英九,相會在新加坡而握手,星雲大師對此感慨,寫下這封致台灣海外同胞書,大師說:「無論是國民黨、民進黨等等,都是我們自己的同胞,大家可以有不同思想和意見,但我們的國族根源是不能改變的,不要醜化,不要去中國化」,「經過『馬習會』,兩岸過去的恩怨情仇,都應隨著領導人的這一握消失了」。大師說海外同胞流著中國人血液;大師說內戰讓台海分裂,國共兩黨兩岸對峙,家不和,被鄰欺,家國不和,讓世人對兩岸同胞有歧視;大師說,馬習握手泯恩仇,往事歷史都過去了,消除了仇恨,台灣的安全保障就多了一層,兩岸本是同宗同族,我們還不能以德作為待人處事的根本嗎……
習馬握手新加坡,四溢和平意蘊;幾天後恐襲傳來,平和氛圍頓失。應該靜下心讀一讀星雲的文章,聽一聽大師的話語。他希望兩位領導人對於海峽兩岸的和平,未來經濟互動、友誼往來,多做一些具體的協商,甚至於有一個和平協定的根據,如「九二共識」的和平協定。他也一再希望各宗教間尊重、包容,和平往來,不要暴力……大師的話讓人深思。戰爭已經殘酷,恐襲比戰爭更令人恐懼。每個人都希望世界是和平的、世界是友愛的,誰都不喜歡戰爭。砲火連天的日子,花兒芳香隨著炮火消失,草兒被滾滾濃煙染成黑色,蔚藍天空被染成灰色,星光被砲火嚇得失去色彩。
和平,正是星雲大師數十年來推崇的佛教理念核心。僅以二○一五年為例,一月,佛光山西來寺舉辦第二十屆「祈求世界和平法會」,多宗教儀式在大雄寶殿和平燈台點燈,共同誦念星雲大師撰寫的〈祈求世界和平祈願文〉,彰顯各宗教各族群的融和。三月,星雲大師出席海南博鰲亞洲論壇二○一五年年會,在「中道圓融:凝聚善願的力量」分論壇上,他闡釋「中道思想」的現代意義,認為多彩世界應和平共處,摒棄紛爭。十月,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在中國江蘇省無錫梵宮舉辦,星雲大師說,「『無錫』這個名字取得好,因為過去打仗時,會用錫和銅製作兵器,既然『無錫』了,就不會製作出兵器,所以無錫是最和平的地方,適合辦佛教論壇」……
若問:和平的標誌是什麼?眾人會說:和平鴿!是的,但你知道和平鴿的由來嗎?一九四○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佔法國巴黎,大畫家畢加索的鄰居米什老人的孫子,是個喜歡養鴿的孩子,經常為山林中的軍人發信號。一天,侵略者看見小孩拿著紅布向樹林中搖擺,便開槍射死了他,匪徒還用刺刀把他鴿籠裡的鴿子全部挑死。
米什老人捧著一隻鴿子來到畢加索家裡,請求他把這隻快死的鴿子畫下來,以紀念他慘遭殺害的孫子。當悲憤的畢加索拿起畫筆時,眼前的鴿子抖了抖身上的血,做出展翅翱翔的姿勢,直到他畫了最後一筆,那鴿子才倒下。這就是「和平鴿」的雛形。一九五○年秋,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畢加索又欣然揮筆畫了一隻銜著橄欖枝的飛鴿。當時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才被正式公認為和平象徵。
星雲大師的理念,宛若和平之神守護著這個世界。但願每個人都能帶著和平心願,放飛手中的潔白,微笑地,看著白鴿融入遠方那片湛藍……
江迅(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