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所精神 兼容並蓄 涵容多元信仰

文/王裕華、蔡清徽 |2015.11.29
2576觀看次
字級
卡達小教堂連續而重複的三角尖塔像樂高積木。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美國空軍官校卡達小教堂可容納一千二百人。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試想,走在科羅拉多州的美國空軍官校校園內,一棟棟陽剛的軍事建築,卡達小教堂算是眾多建築中,最具藝術性的建築物。

卡達小教堂其實可容納一千二百人,稱小教堂有點奇怪,但美國校園內的教堂,幾乎都以chapel 小教堂來稱呼,所以筆者也尊重此一傳統,稱它為小教堂。座落在美國空軍官校校園的一角,遠方高山聳立,背景為藍天,教堂的四周沒有高樓,是一個展現獨特造型的完美舞台。

從遠處觀看,教堂得天獨厚的單獨矗立在平台上,連續而重複的三角尖塔像樂高積木,又像是一架架並排的飛機,有一種類似噴射機頭的勁量感,又像火箭砲般剽悍地準備一飛衝天的氣勢。

教堂外觀已令人驚豔,走進裡面,除了主要樓層(二樓)基督教禮拜堂,還有一樓的天主教、猶太教及地下室的佛教徒敬拜空間,「四教合一」的設計,令人訝異於它的包容性。雖然裡頭最大的空間還是給了基督教,但校方尊重個別差異性,設計不同空間給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使用,也象徵美國文化中兼容並蓄,接納多元文化的立國精神。

卡達小教堂讓我重新思考建築物的目的,一座建築物內不應局限於崇拜某一種神祉,而是可以創造出給不同宗教使用的可能。身為建築人,雖然筆者是基督徒,篤信唯一真神上帝,但是對普羅大眾的多元信仰來說,這棟小教堂傳達了不同的理念,傳達了一棟建築涵容多元宗教(One building with multiple religions),我們都局限了崇拜空間的定義,能不能蓋一個外殼,給不同宗教的人分不同樓層同時使用?先前我在芝加哥機場曾看到給伊斯蘭教徒或有宗教需求者使用的禱告室。隨著尊重宗教多元的觀念興盛,現在連我們的台北車站、醫院也設有禱告室。

然而,並非任何地方都可以做為崇拜空間,一個地方用來做什麼,久了就會有所謂的靈氣,建築學稱為「場所精神」。教堂畢竟有其神聖性,卡達小教堂藉由垂直劃分出不同樓層空間,兼容所有宗教的建築理念得以成形,或許是因為美國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大熔爐。

(摘自《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王裕華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哈佛大學都市設計碩士,於哈佛求學期間受洗成為基督徒,並與同班同學的蔡清徽相遇、相知,並攜手返台從事建築專業領域與教會的服事工作。現為三大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專家級副教授。

蔡清徽

康乃爾大學建築學士,哈佛大學都市設計碩士,與丈夫相識於哈佛,畢業後雙雙返台,於建築設計、都市設計及建築不動產財經領域兢兢業業雙職事奉近二十載。現任台北101大樓事業處總經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