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裕興業科技集團總裁 陳俊雄 山不轉路轉 苦心造就科技集團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5.11.22 語音朗讀 99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久裕興業科技榮獲台灣產業最高榮譽獎項「工業精銳獎」,總裁陳俊雄上台領獎。圖/資料照片 久裕興業科技董事長陳俊雄。圖/資料照片 久裕興業科技深圳廠總經理陳世偉,手拿自家生產的「花鼓」(車輪軸)產品。圖/資料照片 今年土地銀行主辦久裕興業科技的聯貸案,總金額達新台幣7.5億元,總經理高明賢(左)與久裕興業科技董事長陳俊雄(右)交換合約。圖/資料照片 陳綢阿嬤(左一)要興建老人安養院,陳俊雄(右二)代表喜福慈善基金會捐出160萬元。圖/資料照片 整理報導/杜晴惠 圖/資料照片 近來日本一部由資深演員阿部寬主演的日劇《下町火箭》,收視創新高,故事講述一家製造火箭零件的小工廠如何憑藉著獨家研發技術,對抗大企業的各式各樣欺凌。由於演出逼近真實,有人認為,在日本經濟成長持續下滑的年代,此劇為的是喚醒過往的「日本製造」精神。 如同《下町火箭》裡的社長,只知埋頭研發技術,久裕興業科技集團總裁陳俊雄剛開始創業時,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走進國際市場,激勵他的鬥志的,並非大企業的欺壓,而是一筆收不回的欠款。 拿出勇氣走出台灣 二○一三年,人在深圳的他接受大陸自行車業界平台《BIKETO》(美騎網)記者專訪,回憶創業歷程。他說,那時公司員工只有六個人,工廠占地只有十五坪大,由於規模小,飽受歧視,曾經為了一筆款項,歷經二十四小時滴水未進的窘境。 那一天,他清晨四點從台中出發,搭五個小時的火車、再騎一個半小時自行車接近中午時才到達目的地台南永康。「我告訴櫃台小姐,我是久裕工業社的,前來收帳,麻煩她轉達。她讓我在一旁候著,直到十二點,一點消息都沒有。後來一點鐘上班了,我又再次拜託她,她聲稱欠款已經轉至總經理處,我心想那應該快了。結果到下午三點鐘,她又聲言已經轉到董事長。我只能乾等著,沒人理我,一杯水也沒有。」陳俊雄說。 一直到五點鐘快下班時,他問:「小姐,對不起,我那個帳現在怎樣了?」沒想到櫃台小姐卻告訴他,董事長外出了,印章也被帶出去了,今天無法付款。 當下,才二十四歲的陳俊雄實在氣不過,要對方總經理出來。他說:「我從早上十一點半等到下午五點,沒人理我,滴水未進,受到連乞丐都不如的待遇。我告訴你,這樣的公司不像公司,有一天,我久裕會比你更大。即使這兩萬五千塊不夠,就算是當乞丐我也會證明給你們。這筆帳你給也罷,不給也罷,反正我不會再來要了!」說完,他含著眼淚打道回府,直到凌晨三點才回到台中,一路上他想著,一定要拿出勇氣走出去。 要求孩子基層做起 不會說流利的英語,帶著兩個公事包,一手文件一手樣品,陳俊雄一如其他中小企業家,在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勤奮打拚,第一次飄洋過海,到香港轉機時,還曾因聽不懂播報員的英語和廣東話,差點錯過班機。 經營東南亞市場十年,當東南亞客戶開始自行製造,逐漸變成競爭對手時,「沒辦法,我提著公事包又出去了。」這一回他遠征中南美洲,而當收到經濟部發布的美國紐約自行車展訊息時,他說:「我覺得我應該去看看」。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自己轉,如今久裕興業科技集團專門生產自行車重要零件花鼓(車輪軸)與輪圈,透過改善生產流程,將產品從花鼓延伸到輪組,並贊助賽事,占有全球車輪軸百分之二十市場、是全球前五大自行車零件商之一,全拜當年陳俊雄打下的基礎所賜。 儘管目前公司已交給兒子打理,他還是經常奔波於兩岸之間,神采奕奕的他仍不斷湧現創意新點子,他告訴美騎網記者,自己做的是「燒錢」的事,把「賺錢」的事交給兒子,也很自豪自己完整地培訓了接班人。 「我那個成為總經理的兒子花了十七年的時間才爬到今天的位置。我從三十幾年前就確立了久裕的文化:勤儉樸實,入行從車間開始,從基層做起,跟普通員工一起成長,這是我對他們的要求,實實在在的。」他說,兒子初入行時,他都會問他們,「你跪得下去嗎?」要求兒子進入久裕必須從基層開始,和一般員工一樣做事。 第二代接班 陳世偉:只有夕陽工廠,沒有夕陽產業 今年五月由土地銀行主辦的久裕興業科技的聯貸案正式簽約,由於總金額達新台幣七.五億元,現任久裕興業科技執行長的陳世偉,成了媒體爭訪對象。 他大學時念的是資訊工程,畢業後趕上全球第一波網際網路,原本創設網路公司,在父親的央求下,才進入家族企業幫忙。「那時觀念還停留在自行車配件是夕陽產業,直到調到業務才眼界大開。」他說,與客戶聊天後才發現,自家產品被賣到山地自行車、越野公路車等各種領域,並不是只有大爺、大媽買菜、送小孩的代步工具。 同行互相切磋進步 日前他接受專訪時更說,「只有夕陽工廠,沒有夕陽產業;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陳世偉說,台灣廠商最懂的就是Cost down、Cost down、Cost down,成本是降下來了,但是毛利也跟著犧牲了,最後導致不夠錢做研發、去雇用更好的人才,公司的發展因而停滯。 他認為,特別是在大陸廠商進來自行車產業後,成本考量跟台灣廠商完全不一樣,「台灣產業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在成本、在勤奮上做功夫,必須在產品上做出差異化,才能與大陸和全球的供應鏈競爭」。 陳世偉也說,台灣企業不能單打獨鬥,加入「台灣自行車協進會」(A-Team),讓久裕興業脫胎換骨。他表示,「台灣自行車協進會」的會員只有二十多個,但彼此多是競爭對手,後來成員間建立起共識,那就是現在的功夫會被人看清,非得練就下一招才行,這樣下一次觀摩時又會有新東西,用這種方式,讓彼此的企業能不斷求進步。 他指出,公司剛開始加入時,是協進會的倒數第一名,他力圖從觀摩中改善製程突破傳統瓶頸,並透過自動化提升產能效益,半年後提報成績給A-Team,經過所有成員認可後,成為模範企業。 傾聽資深員工建議 儘管是第二代接班,但他進入家族企業後,在父親的要求下,從品保員開始做起,歷練過業務、研發、管理、廠務,同時,也將自己過去所學的邏輯思惟注入公司的生產管理中。 陳世偉說,要把員工當家人,傾聽員工的建議,尤其公司裡有許多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員工,當他們發現領導者願意傾聽,一旦得到尊重與成就感,工作也會更賣力。 他舉例,有一回一名做了二十幾年的老員工向他反映,在檢驗花鼓時發現有聲音,「阿姨跟我說,按規定有聲音不能出貨,但現在每顆都有聲音要怎麼出貨?這下我發現問題大了,立刻調設計圖出來,還與開發部門研究怎麼改進。」解決了花鼓生產流程中很大的瑕疵問題。 小檔案 陳俊雄,久裕興業科技集團總裁。 年少時,母親是洗衣工,父親與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自行車零件製作工廠,因家庭經濟狀況不佳,陳俊雄高中畢業、退伍後挑起家庭重擔。 1971年在台中創立久裕工業有限公司,選擇與父執輩不同的產品,他認為自行車前叉是必備零件,而輪組尤其花鼓是整輛自行車的核心之一,於是一頭栽進花鼓行業,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久裕興業科技是國內第一家以冷鍛技術生產鋁合金花鼓,讓花鼓走向輕量化,陳俊雄常對媒體說,自己選對了產品。 久裕興業科技集團於1993年西進大陸至深圳設廠,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花鼓公司,是巨大、美利達,以及國外大廠美國的Specialized、Felt與ASI自行車整車廠的主要供應廠。 旗下自有品牌有久裕(JOYTECH)、諾飛客(Novatec)、Factor、DIENATRONIC、E-Ram、PANTEC等,以客群區分產品行銷路線,成功打入歐美日市場。 前一篇文章 中國電影導演、編劇 賈樟柯 時代在變 我仍是我 下一篇文章 「Otto2藝術美學」創辦人 詹秀葳以台灣原創美學教育打動兩岸父母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劉家琨 40年扎根本土長成大樹 作者其他文章《大陸導演》王小帥 拍出小人物生活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鍵盤時代 喚起毛筆書寫的熱情北京八分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阮安邦【古琴技藝傳承路上】林法是我真正的知音愛國者集團董事長 馮軍 誠信是品牌建立的標準